典型文献
考虑不同桩长影响的变电站配电楼地震反应分析
文献摘要:
从变电站桩基-筏板-配电楼结构耦合体系出发,采用PLAXIS 3D建立桩筏基础-地基-上部结构三维有限元整体模型,其中,土体非线性力学行为采用考虑小应变特性的双曲线型弹塑性(HSS)模型模拟,动力计算中采用自由场边界(模型四周)和柔性底部边界(模型底部)来模拟无限地基.通过整体模型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 3条典型地震波及其不同加速度峰值情况下长桩和短桩设计方案对应的上部结构及桩筏基础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变电站配电楼虽然层数较低,在地震作用下楼顶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放大效应;考虑结构后的地表水平加速度峰值总体上高于自由场地的情况,距结构30m范围内地表水平加速度反应相对较大;桩长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上部结构的振动响应影响不大;上部结构的水平加速度峰值随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增加而增大,地下室底板中部弯矩极值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及不同地震波波形均不敏感.
文献关键词:
变电站;配电楼;地震反应;桩筏基础-地基-上部结构;地震强度;HSS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明富;王亚敏;王朔;张海清
作者机构: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石家庄050000;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保定071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明富;王亚敏;王朔;张海清-.考虑不同桩长影响的变电站配电楼地震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2022(23):139-146
A类:
配电楼
B类:
桩长,长影,变电站,地震反应分析,站桩,桩基,筏板,结构耦合,耦合体系,PLAXIS,桩筏基础,上部结构,三维有限元,整体模型,土体非线性,非线性力学,力学行为,小应变,双曲线,线型,弹塑性,HSS,模型模拟,动力计算,自由场边界,四周,动力时程分析,地震波,波及,加速度峰值,长桩,动力响应特性,层数,地震作用,下楼,楼顶,放大效应,地表水,30m,振动响应,输入地震动,地下室底板,弯矩,极值,波波,不敏,地震强度
AB值:
0.3397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