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对比观察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人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差异.方法:应用fNIRS分析20例左侧、20例右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静息状态下各脑区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并在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第一躯体运动区(M1)、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PSC)中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基于氧合血红蛋白情况下,左右脑卒中组的全脑功能连接平均强度均低于健康组;同源比较中左侧脑卒中组与左侧M1区(患侧)的功能连接强度与健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兴趣区(ROI)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右脑卒中组的左侧PFC、左侧M1区(健侧)的功能连接强度与健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ROI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异源比较中左脑卒中组和右脑卒中组与健康组相比左侧M1与右侧M1区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健康组相比,左右脑卒中组的患者的双侧大脑半球间即健侧和患侧半球间M1区间的功能连接强度有明显减弱.另外,相较于健康组,右脑卒中组在左右半球PFC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左脑卒中组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ROI功能区间功能连接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右脑卒中组的PFC区、M1区与FMA评分以及Brunnstro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采用功能性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研究中,左右脑卒中组的全脑功能连接平均强度均低于健康组;其中左脑卒中组的患侧M1区功能连接低于健康组,而在左右半球间的功能连接中左右脑卒中组的两侧半球M1区间的功能连接均减少,右脑卒中组的两侧半球PFC区间的功能连接减少.
文献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脑网络;静息态;脑功能连接
作者姓名:
田婧;范晨雨;李浩正;杨青;吴毅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市,200040;上海中医药大学
引用格式:
[1]田婧;范晨雨;李浩正;杨青;吴毅-.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05):600-605
A类:
somato
B类: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脑卒中后,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脑网络功能,fNIRS,脑卒中患者,健康人,静息态脑功能,脑功能连接,静息状态,脑区,功能连接强度,前额叶,prefrontal,cortex,PFC,躯体运动,M1,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sensory,PSC,中比,氧合血红蛋白,左右脑,全脑,患侧,余兴,兴趣区,ROI,健侧,异源,大脑半球,半球间,右半球,功能区,FMA,Brunnstrom,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AB值:
0.1731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