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脑激活模式
文献摘要: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实时监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功能性电刺激辅助其步行时的脑激活特点。方法:招募右侧偏瘫的脑卒中患者8例,平均年龄(44.41±7.23)岁,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跑台上以2 km/h的速度完成单纯步行和FES辅助步行任务各1次,同时进行实时fNIRS脑功能信号采集。在Matlab环境下,采用NIRS-SPM工具包计算受试者在完成单纯步行和FES辅助步行时不同脑区的携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通过一般线性模型整合任务效应,采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对beta值进行单样本或配对样本
t检验,输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激活热点图。
结果:偏瘫患者在完成单纯步行任务时被激活的通道有ch8、ch10、ch11、ch13、ch14、ch15、ch16、ch17、ch18、ch19、ch20、ch23、ch24、ch25、ch26、ch27、ch28、ch30、ch32、ch33、ch34、ch35、ch36、ch37;在FES辅助步行时被显著激活的通道有ch8、ch9、ch10、ch11、ch13、ch14、ch15、ch16、ch17、ch18、ch19、ch20、ch22、ch23、ch24、ch25、ch26、ch27、ch28、ch30、ch31、ch32、ch33、ch34、ch35、ch36、ch37。该结果提示,单纯步行任务和FES辅助步行时共同激活的脑区均以健侧半球M1区激活为主,患侧半球M1和SMA、PMC、S1区激活为辅。比较不同步行任务下差异激活的脑区,输出存在显著差异的通道有ch9、ch24、ch27、ch32、ch33,该结果提示,相比单纯步行任务,FES辅助步行可额外增强健侧S1、患侧SMA和PMC的激活水平。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单纯步行或FES辅助步行任务时均表现为双侧M1区的不对称性激活模式,而FES可显著增强患侧PMC和SMA区的代偿性激活模式,即FES辅助步行对偏瘫患者存在脑激活效应。
文献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脑激活模式;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功能性电刺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晓阔;雷蕾;余果;沈德旺;林馨;陈善佳
作者机构:
厦门市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厦门 3611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 361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晓阔;雷蕾;余果;沈德旺;林馨;陈善佳-.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脑激活模式)[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09):774-778
A类:
ch10,ch11,ch13,ch14,ch15,ch16,ch17,ch18,ch19,ch20,ch23,ch24,ch25,ch26,ch27,ch28,ch30,ch32,ch33,ch34,ch35,ch36,ch37,ch9,ch22,ch31
B类:
功能性电刺激,脑卒中偏瘫患者,脑激活模式,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招募,侧偏,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自身对照,跑台,成单,FES,脑功能,信号采集,Matlab,SPM,工具包,脑区,血红蛋白浓度,浓度变化,一般线性模型,模型整合,beta,单样本,ch8,健侧,半球,M1,患侧,SMA,PMC,S1,不同步,强健,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不对称性,代偿
AB值:
0.1361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