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帕里西维拉海盆岩浆-构造过程及钻探建议
文献摘要:
揭示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澳板块之间的菲律宾海板块的地质演化是理解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形成演化的重要一环.隶属于菲律宾海板块的帕里西维拉海盆及其北侧的四国海盆,是菲律宾海板块发生第二次扩张的产物,记录了菲律宾海板块生长、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消减的过程及弧后扩张的重要信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综述了帕里西维拉海盆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并将其分为4个区域:东区、西区、南区及中央裂谷区.其中:(1)东区的沉积物较厚(最厚达3500?m),地形较为平滑,未能识别出磁异常条带,基底熔岩具有类似于弧后盆地玄武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和印度洋型MORB(洋中脊玄武岩)的同位素特征.(2)西区的沉积物较薄,地形较为复杂,可识别出10-5D号磁异常条带,海底熔岩的特点类似于东区.(3)南区地形复杂,海山、裂谷、丘陵等海底组构相间分布,可进一步分为5个次级单元,无磁异常条带,其基底熔岩具有类似于N(正常)-MORB和IAB(岛弧玄武岩)之间的微量元素特征和印度洋型MORB的同位素特征.(4)裂谷区,沉积物较薄,广泛分布了拆离断层和核杂岩,水深较深(最深处超过7500?m),该区域同时出露有肥沃型橄榄岩和难熔型橄榄岩.最后,本文建议了8个钻孔站位,以解决该海盆尚存的一些有关构造-岩浆过程、深部地幔过程、俯冲带过程及沉积古环境方面的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
文献关键词:
海底扩张;核杂岩;地幔源区性质;俯冲过程;帕里西维拉海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鄢全树;袁龙;石学法
作者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6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青岛 2662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鄢全树;袁龙;石学法-.帕里西维拉海盆岩浆-构造过程及钻探建议)[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2(05):103-109
A类:
中央裂谷,组构相
B类:
帕里西维拉海盆,钻探,洋板块,欧亚,菲律宾海板块,地质演化,西太平洋,形成演化,隶属于,北侧,四国,西向,俯冲消减,弧后扩张,重要信息,地球物理特征,东区,西区,南区,谷区,沉积物,较厚,磁异常条带,熔岩,弧后盆地,微量元素特征,印度洋,MORB,洋中脊玄武岩,同位素特征,5D,海山,丘陵,相间,次级,无磁,IAB,岛弧,拆离断层,核杂岩,水深,最深处,露有,肥沃,橄榄岩,难熔,钻孔,岩浆过程,深部地幔,俯冲带,带过,沉积古环境,环境方面,基础科学,科学问题,海底扩张,地幔源区性质,俯冲过程
AB值:
0.3342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