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南海后扩张期大陆边缘闭合过程及成因机制
文献摘要:
南海是西太平洋海域最大的边缘海,然而南海扩张终结后动力学过程研究仍较为薄弱.通过构造变革界面识别、褶皱冲断带沉积记录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揭示南海南部和东部陆缘在南海后扩张期的演化历程.研究表明南海南部和东部边缘经历了多个微板块从俯冲到碰撞的演变历程,形成了陆-陆碰撞、弧-陆碰撞、洋-弧俯冲等多个特征迥异的板块边界.南海南部陆缘属于古南海俯冲拖曳构造区,婆罗洲西北沙捞越-曾母地块率先碰撞,随后经历了婆罗洲东北沙巴-南沙地块碰撞、西南巴拉望-卡加延岛弧碰撞.南部多个微板块碰撞导致古南海呈剪刀式从西向东逐渐关闭和消亡,总体形成了以微地块碰撞、深海槽发育和造山带前缘巨厚沉积充填为特色的碰撞陆缘.东部陆缘属于菲律宾海俯冲-碰撞构造区,南海东部洋壳自中新世开始向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弧-陆碰撞仅局限于东部陆缘南北两端.澳洲-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控制了南海边缘海闭合过程,南海正在进行的关闭过程主要集中在东缘和南缘,东缘呈现了以南海洋壳消亡为特征的闭合过程,而南缘则呈现以微陆块碰撞为特征的古南海闭合过程.显然,南部后扩张期陆缘演变可为边缘海闭合过程研究提供极佳的范例,同时对我国海洋权益保护和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南海南部和东部边缘;南海后扩张期;板块俯冲与碰撞;大陆边缘动力过程;微板块多幕碰撞;海洋地质
作者姓名:
解习农;赵帅;任建业;杨允柳;姚永坚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中石化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9;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 5100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解习农;赵帅;任建业;杨允柳;姚永坚-.南海后扩张期大陆边缘闭合过程及成因机制)[J].地球科学,2022(10):3524-3542
A类:
南海后扩张期,南海南部和东部边缘,巴拉望,板块俯冲与碰撞,大陆边缘动力过程,微板块多幕碰撞
B类:
成因机制,西太平洋,海域,边缘海,南海扩张,动力学过程,过程研究,褶皱冲断带,沉积记录,演化历程,冲到,演变历程,迥异,板块边界,古南海,拖曳,构造区,婆罗洲,北沙,沙捞越,沙巴,南沙地块,地块碰撞,南巴,卡加,岛弧,剪刀,从西向东,消亡,深海,海槽,造山带,前缘,巨厚,沉积充填,南海东部,中新世,菲律宾海板块,澳洲,印度板块,欧亚,海边,正在进行,东缘,南缘,微陆块,极佳,范例,海洋权益,权益保护,海大,动力学研究,海洋地质
AB值:
0.2828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