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温度胁迫对双带隐带丽鱼免疫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究急性温度胁迫对双带隐带丽鱼(Apistogramma bitaeniata)免疫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随机挑选体长(3.0±0.3)cm,体重(1.5±0.5)g的150尾鱼置于三个温度(20、26、32℃)处理组中胁迫24 h之后逐步恢复至26℃培养,并于试验前和试验后0、6、12、24、48、72 h时取样检测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抗氧化指标中,20℃处理组SOD和CAT活性、GSH和MDA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变化趋势与32℃处理组基本一致,其中SOD、CAT活性在48 h达到平衡状态,GSH和MDA含量为12 h时达到峰值;免疫指标中,20℃处理组ACP和ALP活性与32℃处理组随时间变化的恢复趋势一致,而32℃处理组比20℃处理组更能促使双带隐带丽鱼产生更多的LZM,从而形成保护机制;IgM含量的变化规律性不强,鱼种和胁迫强度均可能是导致这种结果差异的原因.综上,在24 h之内,养殖过程中遇到急性温度变化时作出补救措施是着实有效的,运输过程中保持26℃左右的水温有助于保护鱼体的身体机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文献关键词:
温度胁迫;双带隐带丽鱼(Apistogramma bitaeniata);免疫指标;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成裕;高世科;张家锐;王凌霄;张硕
作者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201306;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306;长江口水生生物监测与保护联合实验室, 上海2013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成裕;高世科;张家锐;王凌霄;张硕-.急性温度胁迫对双带隐带丽鱼免疫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淡水渔业,2022(03):59-65
A类:
Apistogramma,bitaeniata
B类:
温度胁迫,双带,免疫指标,体长,验前,取样检测,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免疫球蛋白,IgM,抗氧化指标,恢复时间,平衡状态,鱼产,保护机制,鱼种,补救措施,着实,运输过程,水温,鱼体,身体机能,不必要
AB值:
0.27877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