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医治未病理念对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风险的应用价值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治未病”理念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中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隔离管控中的应用及对阻断其传播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8月2日至23日商丘市示范区张阁镇方舱隔离点第一隔离区域收治的93例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经过所有隔离人员进入方舱时候的身体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分析,将隔离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39.26±0.12)岁。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39.41±0.32)岁。对照组仅予以临床常规隔离管控措施,观察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隔离管控。比较两组的转阴情况、管控效果、心理状态、症状改善情况。组间比较采用 χ2、 t检验。 结果:在不同管控模式下,两组患者均解除隔离,核酸转阴率均为100.00%,但观察组内所有患者核酸转阴时间为(18.17±0.16)d,低于对照组的(19.82±0.7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536; P<0.001);管控期间,观察组的传播率为4.26%(2/47),恶化率为2.13%(1/47),均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15.22%(7/46);轻微症状缓解率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180、5.066、5.225, P=0.041、0.024 、0.022)。干预第1天时,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2.55±0.36)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3.14±0.35)分,均低于对照组[(34.27±0.41)分、(35.11±0.2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1.510、31.175,均 P<0.001);干预第7天时,观察组的SAS评分为(28.45±0.33)分,SDS评分为(30.16±0.25)分,均低于对照组[(30.16±0.41)分、(32.25±0.3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2.180、34.474,均 P<0.001);干预第14天时,观察组的SAS评分为(25.17±0.42)分,SDS评分为(26.44±0.35)分,均低于对照组[(27.62±0.41)分、(27.95±0.3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8.459、21.397,均 P<0.001)。管控1 d时,观察组的症状积分为(6.12±0.35)分,低于对照组的(7.88±0.24)分( t=28.223; P<0.001);管控7 d时,观察组的症状积分为(4.17±0.25)分,低于对照组的(5.33±0.65)分( t=11.404; P<0.001);管控14 d时,观察组的症状积分(3.23±0.11)分,低于对照组的(4.42±0.16)分( t=41.873; P<0.001)。 结论: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对COVID-19无症状感染进行集中隔离管控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复并抑制病情传播,对避免患者轻微症状加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管控满意度均有积极意义,可保证患者顺利接受医学隔离并康复出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文献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治未病”理念;隔离管控;传播风险
作者姓名:
刘盼盼;范洁;柴英;邵春梅
作者机构: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商丘 476000;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商丘 476000
引用格式:
[1]刘盼盼;范洁;柴英;邵春梅-.中医治未病理念对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风险的应用价值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3):3287-3292
A类:
024
B类:
中医治未病理念,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风险,价值探讨,隔离管控,前瞻性研究,日商,商丘市,方舱,隔离点,隔离区,过所,隔离人员,状态分析,管控措施,症状改善情况,管控模式,核酸转阴率,核酸转阴时间,症状缓解,缓解率,天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积分,集中隔离,患者心理状态,提升管,医学隔离,复出
AB值:
0.2092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