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地震作用下结构面劣化特征及高位危岩体动力失稳机制
文献摘要:
地震是高位危岩体失稳崩塌主要诱因之一,而结构面强度与变形特性对高位危岩体稳定性起关键控制性作用.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高位危岩体动力失稳机制,基于数值试验研究结构面震动劣化效应,并利用极限平衡法对高位危岩体动力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面的峰值抗剪强度随着循环剪切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幅度愈来愈小,最终趋于稳定值;随着起伏角度增大而增大,且增大幅度随着循环剪切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并在同一起伏角度下,随着循环剪切幅值的增大而减小.最后,基于回归分析法建立结构面震动劣化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考虑结构面震动劣化的高位危岩体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高位危岩体动力稳定性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参考价值.
文献关键词:
地震;结构面劣化;高位危岩体;动力稳定性;岩土工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丙丽;张金厚;张路青
作者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丙丽;张金厚;张路青-.地震作用下结构面劣化特征及高位危岩体动力失稳机制)[J].地球科学,2022(12):4417-4427
A类:
结构面劣化,高位危岩体
B类:
地震作用,动力失稳,失稳机制,崩塌,强度与变形特性,岩体稳定性,键控,控制性,数值试验,研究结构,震动,劣化效应,极限平衡法,动力稳定性,峰值抗剪强度,循环剪切,小幅度,愈来愈,愈小,回归分析法,稳定性分析方法,基础理论研究,岩土工程
AB值:
0.1964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