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川藏铁路通麦至鲁朗段地质构造对滑坡的控制作用分析
文献摘要:
藏东南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作为青藏高原隆升最快的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背景条件决定了该区工程地质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并孕育了多种地质灾害.文章通过遥感解译、无人机测绘以及野外现场调查,详细分析了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北西侧通麦至鲁朗段已有滑坡的发育特征,总结了地质构造对滑坡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构造演化形成的高陡斜坡为滑坡形成提供地形条件,滑坡后缘的断裂破碎带,为雨水入渗提供通道,形成滑坡边界;(2)斜坡岩体中发育的贯通性构造节理为滑坡提供滑动条件和物质基础;(3)地震震动对岩体结构造成直接破坏,并诱发同震滑坡.多种构造作用的耦合造成了川藏铁路通麦至鲁朗段滑坡的高易发性,相关结果可为铁路修建过程的边坡灾害管控提供参考和支撑.
文献关键词:
断裂;地震;构造地貌;滑坡;川藏铁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佳佳;王军朝;朱德明;李勇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成都 611734;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拉萨 85000;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都 61005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佳佳;王军朝;朱德明;李勇-.川藏铁路通麦至鲁朗段地质构造对滑坡的控制作用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22(06):911-919
A类:
B类:
川藏铁路,路通,通麦,地质构造,控制作用,作用分析,藏东南,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青藏高原隆升,地质背景,工程地质问题,种地,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无人机测绘,外现,现场调查,北西,西侧,发育特征,构造演化,高陡斜坡,滑坡形成,地形条件,后缘,断裂破碎带,雨水入渗,贯通性,节理,震震,震动,岩体结构,同震滑坡,构造作用,易发性,修建过程,边坡灾害,构造地貌
AB值:
0.3747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