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建设地质安全评价:思路与方法
文献摘要:
工程地质评价是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面向新时代重大工程规划建设需求,提出了地质安全评价的内涵和目标任务,以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建设为例,阐述了地质安全评价的方法、工作流程和应用实例.着重提出:服务铁路工程的不同规划建设阶段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尺度要求,规划阶段适用区域廊带尺度,以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为基调,基本比例尺可≤1 ∶ 5万,目的是定性给出廊带安全性或适宜性;可研阶段适用关键区段尺度,以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为基调,基本比例尺1 ∶ 1万~1 ∶ 2.5万,目的是进一步厘定不良地质组合和重大地质风险,指导线路比选和优化;设计阶段适用工程场地尺度,聚焦具体的地质风险或工程岩体稳定性问题,基本比例尺1 ∶ 2000,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专题分析研究进行专项评价.通常,随着地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对应地质安全等级从低到高;地质安全评价结果可根据地质风险等级与防治难度划分为安全、较安全、欠安全和不安全四个等级,目前技术条件下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地带应首先考虑避让.建议把地质安全评价纳入国家级工程建设管理的必要环节,并加快相关技术标准的制订.
文献关键词:
地质安全;地质风险;区域地壳稳定性;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方法
作者姓名:
张永双;吴瑞安;郭长宝;李向全;李雪;任三绍;李金秋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61;中国地质调查局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演化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永双;吴瑞安;郭长宝;李向全;李雪;任三绍;李金秋-.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建设地质安全评价:思路与方法)[J].地质学报,2022(05):1736-1751
A类:
B类:
高原山区铁路,铁路工程建设,地质安全,安全评价,思路与方法,工程地质评价,重大工程建设,建设安全,工作内容,工程规划,规划建设,建设需求,目标任务,应用实例,重提,建设阶段,应于,规划阶段,区域地壳稳定性,稳定性评价,基调,比例尺,适宜性,关键区,区段,工程地质稳定性,厘定,不良地质,地质风险,导线,线路比选,设计阶段,工程场地,岩体稳定性,着地,风险等级,安全等级,根据地,欠安,技术条件,下达,安全要求,先考,避让,工程建设管理,必要环节,快相
AB值:
0.3394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