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中方解石脉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文献摘要:
本文选取官地矿太原组8#煤层顶板灰岩及方解石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稀土元素和碳、氧、锶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并探讨方解石脉成因和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方解石脉有两种类型,两类脉中的方解石的矿物学特征无明显差别,第一类脉中方解石富集轻稀土,第二类富集中稀土;二者的C、O同位素组成与灰岩一致.富集中稀土的方解石的87Sr/86Sr值(0.7101)略高于富集轻稀土方解石(0.7093),且含有高成熟度液态烃包裹体,因此可认为富Sr和含烃类流体与灰岩发生水-岩反应,灰岩溶解和CO2去气作用共同导致方解石脉形成;二者的盐水包裹体的盐度为16%~22%NaCleqv,表现出高盐度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为70~80、100~110和130~140℃.结合地层埋藏史,可以认为太原组地层在三叠纪有3阶段油气充注:早-中三叠世,低成熟度液态烃形成并早期注入;中三叠世,有机质进入成熟阶段,开始生烃、排烃,局部成藏;晚三叠世,有机质进入高成熟阶段,该时期是煤成烃的主要成藏期.
文献关键词:
方解石脉;微量元素;C、O、Sr同位素;流体包裹体;西山煤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位;高键;孙蓓蕾;刘超;曾凡桂
作者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太原030024;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24;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位;高键;孙蓓蕾;刘超;曾凡桂-.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中方解石脉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2(03):645-656
A类:
去气作用,煤成烃
B类:
西山煤田,太原组,中方,方解石脉,地质意义,官地,地矿,8#,煤层顶板,灰岩,稀土元素,元素和,锶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矿物学特征,第一类,轻稀土,第二类,同位素组成,87Sr,86Sr,略高于,土方,高成熟度,液态烃,烃类,生水,岩溶,脉形,NaCleqv,高盐度,均一温度,埋藏史,三叠纪,油气充注,中三叠世,有机质,成熟阶段,生烃,晚三叠世,成藏期,微量元素
AB值:
0.3039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