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柴北缘阿日特克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文献摘要:
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位于柴北缘中北段,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隐伏斑岩型矿床,矿体产出于海西晚期—印支期花岗闪长(斑)岩和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接触部位.为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制,本文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不同类型矿脉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将热液成矿期次划分为成矿早期石英阶段、成矿期辉钼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和成矿晚期石英-方解石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以Ⅰ型(富液相L+V两相水溶液包裹体)、Ⅱ型(富气相L+V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Ⅲ型(含子矿物三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显微测温及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体系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高密度的NaCl-H2O 体系,至成矿晚期,流体性质变化为低温、低盐度、高密度流体,矿床形成深度为0.40~4.00 km.氢氧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显示,δDV-SMOW值为-92.9‰~-78.4‰,δ18OH2O值为-7.4‰~2.0‰,表明成矿流体以混合流体为主,随着成矿流体的演化,有更多的大气降水不断混入.矿石中金属硫化物δ34S值处于9.4‰~11.7‰之间,平均值为10.2‰,表现出明显的地层硫特征,为岩浆热液与围岩地层相互作用所致.综上认为,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为矽卡岩型-斑岩型矿床,形成于海西晚期—印支期俯冲碰撞构造环境,混合成矿流体强烈的不混溶作用为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文献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斑岩型铜钼矿床;阿日特克山;柴北缘
作者姓名:
唐名鹰;朱德全;丁正江;陈建;王炜晓;董振昆;高振华;苗晓军;郑成龙
作者机构:
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日照 276826;山东省地矿局有色金属矿找矿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山东 日照 276826;山东省深部金矿探测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实验室,山东 威海 264209;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威海 264209;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引用格式:
[1]唐名鹰;朱德全;丁正江;陈建;王炜晓;董振昆;高振华;苗晓军;郑成龙-.柴北缘阿日特克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05):1525-1539
A类:
阿日特克山,L+V
B类:
柴北缘,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同位素特征,地质意义,床位,中北,北段,新发现,隐伏,斑岩型矿床,矿体,于海西,印支期,花岗闪,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该矿,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机制,外地,地质特征,同位素组成,矿脉,成矿期次,期次划分,石英,辉钼矿,多金属硫化物,方解石,石阶,岩相学,水溶液,富气,三相,测温,拉曼光谱分析,中高温,低盐度,NaCl,流体性质,密度流,氢氧同位素,同位素分析,分析测试,DV,SMOW,18OH2O,混合流体,大气降水,混入,矿石中,中金,34S,岩浆热液,围岩,矽卡岩型,俯冲,构造环境,不混溶
AB值:
0.2499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