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粉末冶金技术》
本刊办刊宗旨:交流信息,为粉末冶金研发和生产导向;编辑成果,为粉末冶金学科培养人才。读者对象:粉末冶金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开发、推广、教育等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工人教师和学生。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双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93
国内刊号:11-1974/TF
国际刊号:1001-3784
♦ 主要栏目:研究与开发 材料、制品、应用 工艺设备 文献综述 综合信息
♦ 获奖情况: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文核心期刊 全部论文被EI检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CD,CSTPCD,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方式
主编:曲选辉
电话:010-67621317
邮编:100083
邮箱:fmyj@chinajournal.net.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期刊中心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pmt.ustb.edu.cn/

  投稿系统:http://fmyj.cbpt.cnki.net/

3、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7日出版。

202289日星期二

                       


《粉末冶金技术》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粉末冶金技术》(ISSN 1001-3784, CN 11-1974/TF)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北京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1982年,是我国粉末冶金领域最早创刊的期刊,曾多次在科技期刊评奖活动中获奖。主编为曲选辉教授。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粉末冶金领域的标志性刊物。欢迎国内外专家不吝赐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1 投稿约定

(1)《粉末冶金技术》只刊载首发稿,不采用已经发表的译文。文稿内容新颖,立论科学,主题明确,论据充足,层次清楚,文字简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晰;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2) 编辑部对所发稿拥有网络版和光盘版版权;对文稿有适当修改的权力,改动较大时与作者商榷,如不同意者请来稿时预先声明,否则视为作者自动同意本约定。

(3) 文稿自收到之日起3个月内本刊发出是否录用的通知,若超过期限,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避免一稿二投或多投现象发生。本刊发表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文稿一经刊用,将一次付给印刷版、光盘版与网络版稿酬。如不拟刊用均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退修稿逾3个月不返回者,视为撤稿。

2 稿件要求

(1) 文稿内容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投稿日期、正文和参考文献等,同时写出英文的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篇幅一般在5 000~10 000 字。

(2) 文题力争简练、准确与新颖,一般不超过20个字。作者署名分姓、名两部分,姓在前名在后。作者单位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书写格式依次是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城市名)、邮政编码、国名。投稿日期书写格式为yyyy-mm-dd,如2011-11-01

(3) 摘要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用词准确无误,简明扼要,信息具体,以文字叙述为主,避免使用公式,严禁使用图和表;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不应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符号;不应有自我评价;不应有正文中未涉及的内容;英文摘要尽量使用简单句;摘要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方面内容,方法中可有主要的原理、边界条件、使用的主要设备、仪器或软件,结果主要是指使用文中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研究结果,结论中可有成果或应用情况;摘要一般为200~300个字。关键词要标准,以5~8个为宜。

(4) 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主要文献资料(以连续出版物为主,尽量避免引用图书),不应有二次文献出现,同时近5年的文献应占70%,总数量以15~20篇为宜;按正文中对参考文献引用的先后顺序,对其编码。如果是非英文文献,则必须同时提供相应的英文。

3 文献著录格式

以下是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所有非英文文献均须同时列出相应的英文)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年,卷():起始页码

[1] Du Z J, Yang K Z, Gu Y Y, et al. Hydrothermal prepar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silver tin oxide contact materials. J Univ Sci Technol Beijing, 2007, 29(10): 1023

(杜作娟, 杨开足, 古映莹, . 银氧化锡触点材料的水热制备及组织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7, 29(10): 1023

[2] Araki H, Saji S, Okabe T, et al. Solidation of mechanically alloyed Al-10.7%Ti powder at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of 2 GPa. Mater Trans JIM, 1995, 36 (3): 465

专著:[序号]著者.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 Huang P Y. Theory of Power Metallurgy. 2nd Ed. Beijing: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2004

(黄培云.粉末冶金原理.2版.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4)

会议论文:[序号]作者.题名//会议文集名称.会议地点,年代:起始页码

[1] Shen C, Shi X L, Tang S G,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control steelmaking with gas analysis in Masteel // Proceedings of China Iron & Steel Annual Meeting. Beijing, 2005: 165

(沈昶,施雄梁,汤曙光,等. 烟气分析动态控制炼钢在马钢的应用//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北京,2005:165)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城市:大学,

[1] Zheng Y C. Study on High-Strength Structural Material with Iron Tailings of Miyun [Dissert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2010

(郑永超.密云铁矿尾矿制备高强结构材料研究[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0)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开日期

[1] Li M W, Bian X X, Chen G, et al. Strip Flatness Measurement Device of Looper Type: China Patent, 201034548. 2008-3-12

(李谋渭,边新孝,陈工,等.活套辊式平坦度检测装置:中国专利, 201034548. 2008-3-12)

标准:[序号]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50011—2010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电子文献:[序号]责任者.题名[J/OL].出版者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1] Fan D P. Hargrove grindability index of the coal blended [J/OL]. Sciencepaper Online (2007-12-27) [2010-09-10]. http://www.paper.edu.cn/index.php/default/releasepaper/content/200712-756

(范杜平. 混煤哈氏可磨性指数[J/OL].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7-12-27) [2010-09-10]. http://www.paper.edu.cn/index.php/default/releasepaper/content/200712-756

注:(1) 各参考文献均需列出3位作者之后,再加“等”, 页号只需列出起始页。

(2) 会议论文集必须标明会议地点,专著必须标明出版地点和出版社。

 

《粉末冶金技术》投稿须知

【2019年04期信息】

 

《粉末冶金技术》(ISSN 1001-3784CN11-1974/TF)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北京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专业技术刊物。1982 年创刊,是我国粉末冶金领域最早创刊的期刊,也是粉末冶金领域的标志性刊物,曾多次在科技期刊评奖活动中获奖。主编为曲选辉教授。本刊为冶金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8 年,

《粉末冶金技术》获得了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评选的2018 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入选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欢迎广大从事粉末冶金行业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和教学的专家学者、科学技术工程人员、在校师生、经营管理者和支持粉末冶金行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欢迎广大读者积极订阅!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30 号北京科技大学期刊中心 100083

期刊网站地址:http://fmyj.cbpt.cnki.net

电话:010-62333904 E-mailpmt@ustb.edu.cn

1 投稿约定

(1) 《粉末冶金技术》只刊载首发稿,不采用已经发表的译文。文稿内容新颖,立论科学,主题明确,论据充足,层次清楚,文字简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晰;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2) 编辑部对所发稿拥有网络版和光盘版版权;对文稿有适当修改的权力,改动较大时与作者商榷,如不同意者请来稿时预先声明,否则视为作者自动同意本约定。

(3) 文稿自收到之日起3 个月内本刊发出是否录用的通知,若超过期限,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避免一稿二投或多投现象发生。本刊发表周期一般不超过12 个月。文稿一经刊用,将一次付给印刷版、光盘版与网络版稿酬。如不拟刊用均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退修稿逾3 个月不返回者,视为撤稿。

2 稿件要求

(1) 文稿内容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投稿日期、正文和参考文献等,同时写出英文的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篇幅一般在5 000~10 000 字。

(2) 文题力争简练、准确与新颖,一般不超过20 个字。作者署名分姓、名两部分,姓在前名在后。作者单位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书写格式依次是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城市名)、邮政编码、国名。投稿日期书写格式为yyyy-mm-dd,如2011-11-01

(3) 摘要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用词准确无误,简明扼要,信息具体,以文字叙述为主,避免使用公式,严禁使用图和表;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不应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符号;不应有自我评价;不应有正文中未涉及的内容;英文摘要尽量使用简单句;摘要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方面内容,方法中可有主要的原理、边界条件、使用的主要设备、仪器或软件,结果主要是指使用文中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研究结果,结论中可有成果或应用情况;摘要一般为200~300 个字。关键词要标准,以5~8 个为宜。

(4) 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主要文献资料(以连续出版物为主,尽量避免引用图书),不应有二次文献出现,同时近5 年的文献应占70%,总数量以15~20 篇为宜;按正文中对参考文献引用的先后顺序,对其编码。如果是非英文文献,则必须同时提供相应的英文。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