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高粱、玉米残体的腐解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文献摘要:
为研究高粱、玉米残体腐解特征及腐解进程中秸秆腐解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设置残体类型(高粱茎叶、玉米茎叶、高粱根系、玉米根系)、土壤类型(潮褐土、黄壤土)、氮处理(调节碳氮比、不调节)3个变量,通过2次试验分析不同腐解条件下残体的腐解特征(干物质降解率、碳矿化特征、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并使用BIOLOG-ECO板分析秸秆腐解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结果表明,高粱、玉米残体腐解速率均表现出前期快后期慢的特征,表明在相同土壤和氮处理条件下,残体干物质降解率及碳矿化速率表现为高粱茎叶>玉米茎叶>高粱根系>玉米根系;由第2次试验可知,潮褐土条件下腐解60 d,高粱茎叶+N处理、玉米茎叶+N处理的干物质降解率分别为55.50%,48.00%,而高粱根系+N处理和玉米根系+N处理的干物质降解率分别为31.25%,16.75%.在相同土壤和氮处理条件下,同一作物根系的半纤维素、纤维素的降解率低于茎叶,腐解90 d,潮褐土条件下高粱根系+N处理对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比高粱茎叶+N处理降低了23.70,18.80百分点.对秸秆腐解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分析表明,腐解30 d秸秆腐解微生物代谢活性最高,腐解90 d微生物代谢活性最低;与30 d相比,在腐解第1天,秸秆腐解微生物群落对胺类、酚酸类代谢能力较低,第90天秸秆腐解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多聚物类代谢能力均明显降低.由此可见,在该试验条件下,高粱残体比玉米残体更易腐解,调节碳氮比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残体腐解,秸秆腐解30 d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最高.
文献关键词:
高粱;玉米;残体腐解;碳矿化;纤维素;半纤维素;BIOLOG-ECO
作者姓名:
樊芳芳;焦晓燕;刘佳琪;郭珺;王劲松;武爱莲;白文斌;平俊爱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 晋中 030600;山西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樊芳芳;焦晓燕;刘佳琪;郭珺;王劲松;武爱莲;白文斌;平俊爱-.高粱、玉米残体的腐解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2(01):147-157
A类:
B类:
高粱,玉米残体,腐解特征,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结构分析,残体腐解,秸秆腐解,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体类,茎叶,玉米根系,土壤类型,褐土,黄壤,壤土,氮处理,节碳,碳氮比,不调,试验分析,干物质降解率,碳矿化,矿化特征,半纤维素,木质素,BIOLOG,ECO,代谢多样性,腐解速率,处理条件,土条,+N,纤维素降解率,百分点,微生物代谢,代谢活性,胺类,酚酸类,代谢能,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多聚,试验条件,易腐
AB值:
0.1991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