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利用籼粳交RIL群体进行水稻发芽期与芽期耐冷性QTL分析
文献摘要:
为定位控制水稻发芽期和芽期耐冷性的QTL,探究其遗传机制,以耐冷性强的粳稻品种彩稻为母本、耐冷性弱的籼稻品种WD为父本杂交衍生的含有189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以低温胁迫下的相对发芽率、平均发芽天数、成苗率、芽期耐冷级别为鉴定指标,结合978个Bin标记,运用IciMapping 4.2对发芽期和芽期耐冷QTL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2对与芽期耐冷有关的上位性QTL,LOD值分别为5.70,5.55,贡献率分别为13.22%,39.87%;此外,还检测到5个与水稻发芽期耐冷相关的QTL、5个与水稻芽期耐冷相关的QTL.这些QTL位于1,3,5,8号染色体上,LOD值为2.55~7.07,表型贡献率为6.41%~17.17%.其中,qLTG3在5个发芽期耐冷性QTL中表型贡献率最高,且与芽期耐冷性相关;qCTP1-2在5个芽期耐冷性QTL中表型贡献率最高;qCTB1、qCTP1-2和qLTG8等3个QTL未见报道.研究检测到的QTL以及上位性QTL,可为后续水稻耐冷性的遗传研究以及改良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水稻;发芽期;芽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子琪;王伟苹;赵宏强;王皓;韩笑;杨洛淼;辛威;刘化龙;郑洪亮;王敬国
作者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寒地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生理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子琪;王伟苹;赵宏强;王皓;韩笑;杨洛淼;辛威;刘化龙;郑洪亮;王敬国-.利用籼粳交RIL群体进行水稻发芽期与芽期耐冷性QTL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2(01):50-57
A类:
qLTG3,qCTP1,qCTB1,qLTG8
B类:
籼粳交,RIL,水稻,发芽期,芽期耐冷性,QTL,定位控制,遗传机制,粳稻品种,母本,籼稻,WD,父本,株系,重组自交系,低温胁迫,发芽率,成苗率,鉴定指标,Bin,IciMapping,定位分析,上位性,LOD,稻芽,见报,遗传研究,数量性状位点
AB值:
0.2188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