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香菇菌棒污染菌宛氏拟青霉的鉴定及其与香菇菌丝的相互作用
文献摘要:
以河北省平泉县发现的香菇污染菌棒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结合形态学特征、多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污染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生产中普遍种植的4种香菇菌丝的相互作用,以期为香菇菌棒拟青霉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鉴定污染菌为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宛氏拟青霉嗜高温,致死温度高达89℃,其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5℃,pH 6,葡萄糖作为碳源,氯化铵作为氮源,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宛氏拟青霉对不同香菇栽培菌棒的污染能力存在差异,其可通过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竞争空间和养分等方式抑制香菇菌丝的生长.在香菇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条件,同时加强通风和环境卫生管理有助于预防宛氏拟青霉的发生和为害.该研究是宛氏拟青霉污染香菇栽培菌棒的首次报道.
文献关键词:
香菇;拟青霉;污染真菌;生物学特性;相互作用
作者姓名:
曹子健;王守现;郑素月;王秀清;刘宇;秦文韬
作者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 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38;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承德067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曹子健;王守现;郑素月;王秀清;刘宇;秦文韬-.香菇菌棒污染菌宛氏拟青霉的鉴定及其与香菇菌丝的相互作用)[J].北方园艺,2022(14):116-125
A类:
variotii
B类:
香菇菌棒,污染菌,宛氏拟青霉,平泉县,组织分离,分离法,形态学特征,多基因序列分析,生物学特性,Paecilomyces,致死温度,温度高,菌丝体,最佳条件,碳源,氯化铵,氮源,菌丝生长,香菇栽培,过产,次生代谢产物,香菇生产,严格控制,温度条件,环境卫生管理,发生和为害,首次报道,污染真菌
AB值:
0.2801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