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纯中药"辨病—辨证—辨体诊疗模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546例临床特征分析——一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应用纯中药"辨病-辨证-辨体诊疗模式"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全国5家医院HIS系统中应用纯中药"辨病-辨证-辨体诊疗模式"治疗的T2DM患者共546例,采集患者的基本特征、中医病名、中医证候诊断、西医诊断、病程等信息,分析患者年龄、病程、合并疾病及中医辨病、辨证、辨体质情况,分析不同证型患者性别及年龄特征、不同性别及年龄段患者证型分布特征、不同中医诊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不同病程阶段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结果 546例患者年龄18~85岁,其中18~<60岁者共425例(77.84%);病程从首次确诊至25年,初诊期病例188例,早期病例233例,共占77.11%.合并疾病排名前5位为高脂血症(293例,53.66%)、高血压病(195例,35.71%)、动脉粥样硬化(122例,22.34%)、脂肪肝(118例,21.61%)、冠心病(74例,13.55%).中医诊断包括消渴病298例(54.58%),其次分别是上消病124例(22.71%),脾瘅病83例(15.20%),下消病26例(4.76%),中消病15例(2.75%).除无明显中医证候的83例脾瘅病患者外,463例患者证型包括气阴两虚证216例(39.56%),痰浊中阻证128例(23.44%)、肝郁脾虚证73例(13.37%)、脾肾气虚证22例(4.03%)、湿热内蕴证13例(2.38%)、热盛伤津证11例(2.02%);脾瘅病83例中,痰湿质56例(10.26%),气郁质19例(3.48%),阴虚质5例(0.91%),气虚质3例(0.55%).不同性别、年龄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浊中阻证男性多于女性,肝郁脾虚证女性多于男性.脾肾气虚证平均年龄大于湿热内蕴证(P<0.01).结论 应用纯中药"三辨诊疗模式"治疗的T2DM患者以病程小于5年的初诊期、早期为主,年龄多分布在18~<60岁,辨证以气阴两虚证、痰浊中阻证、肝郁脾虚证多见,辨体质以痰湿质为主.
文献关键词:
2型糖尿病;中医药疗法;真实世界研究;回顾性分析;辨病-辨证-辨体诊疗模式
作者姓名:
庞国明;曹秋平;李鹏辉;高言歌;姚沛雨;孔丽丽;王志强;王凯锋;陈丹丹;武楠;李红梅;朱璞;娄静;李方旭;卢昭;王银姗;周克飞;苟文伊;甘洪桥;马宇鹏;鲍玉晓;陈勇峰;吴志德;李蔚;宁雪峰;张芳
作者机构:
开封市中医院,河南省开封市财政厅东街54号,475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湖北省武穴市中医院;甘肃省兰州市中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庞国明;曹秋平;李鹏辉;高言歌;姚沛雨;孔丽丽;王志强;王凯锋;陈丹丹;武楠;李红梅;朱璞;娄静;李方旭;卢昭;王银姗;周克飞;苟文伊;甘洪桥;马宇鹏;鲍玉晓;陈勇峰;吴志德;李蔚;宁雪峰;张芳-.纯中药"辨病—辨证—辨体诊疗模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546例临床特征分析——一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J].中医杂志,2022(18):1766-1772
A类:
B类:
纯中药,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回顾性研究,临床数据,T2DM,HIS,中医病名,中医证候,证候诊断,患者年龄,合并疾病,辨体质,年龄特征,中医诊断,中医证型分布,不同病程,首次确诊,初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冠心病,消渴病,上消,脾瘅,气阴两虚证,痰浊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脾肾气虚证,湿热内蕴证,热盛伤津,痰湿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分布差异,平均年龄,中医药疗法,真实世界研究
AB值:
0.2074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