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型糖尿病阴虚证病证结合分子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初证
文献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生物学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T2DM)阴虚证病证结合分子网络,探究其生物学基础,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整合DisGeNET、DrugBank、TTD、MalaCards、OMIM、CTD、GEO数据库信息,获得T2DM疾病相关基因.运用社团发现算法将STRING数据库中的PPI网络划分为拓扑模块,将疾病相关基因映射至模块中获得T2DM疾病模块.将从SymMap、HPO、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的阴虚证症状对应基因映射至疾病模块,从而筛选出T2DM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块.再通过治疗T2DM西药对应靶点与模块靶点对应关系,以及滋阴方剂靶点与病证结合模块的相关性分析,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借助Metascape平台对分子网络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温热伤阴法构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阴虚证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阴虚证组,取血清和下丘脑组织对预测的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1514个T2DM疾病相关基因以及1547个T2DM阴虚证相关基因,确定了 19个与T2DM密切相关的疾病模块,并将其中的7个与阴虚证相关的模块定义为T2DM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块.经过西药靶点、滋阴方剂的验证,最终确立T2DM阴虚证病证结合核心模块Mem3、5、39.富集分析揭示生物学基础可能涉及糖脂代谢紊乱、免疫炎症、内分泌紊乱等诸多病理过程.对Mem5及Mem39的核心靶点白细胞介素6(IL-6)及鸟嘌吟核苷酸结合蛋白q多肽(GNAQ)介导通路相关蛋白即异源三聚体嘌吟核苷酸结合蛋白(Gq)、磷脂酶Cβ1(PLCβ1)、磷脂酶Cβ3(PLCβ3)蛋白进行验证,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阴虚证组小鼠血清中IL-6水平及下丘脑Gq、PLCβ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P<0.05或P<0.01).结论 G蛋白信号转导系统、糖脂代谢、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内分泌紊乱等是2型糖尿病阴虚证核心生物学过程.
文献关键词:
2型糖尿病;阴虚证;网络生物学;病证结合模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航;战丽彬;孙晓霞;陈宁;翁泽斌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38号,210023;辽宁中医药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航;战丽彬;孙晓霞;陈宁;翁泽斌-.2型糖尿病阴虚证病证结合分子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初证)[J].中医杂志,2022(15):1470-1478
A类:
网络生物学,病证结合模块,Mem3,Mem5,Mem39
B类:
阴虚证,分子网络,T2DM,生物学基础,DisGeNET,DrugBank,TTD,MalaCards,OMIM,CTD,GEO,数据库信息,疾病相关,社团发现,STRING,PPI,网络划分,SymMap,HPO,GeneCards,西药,药对,滋阴方,方剂,Metascape,富集分析,温热,小鼠模型,正常对照,下丘脑,脑组织,关键靶点,核心模块,糖脂代谢紊乱,免疫炎症,内分泌紊乱,多病,病理过程,核心靶点,嘌吟,结合蛋白,多肽,GNAQ,导通,异源,三聚体,Gq,磷脂酶,PLC,小鼠血清,信号转导,心生,生物学过程
AB值:
0.2294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