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射干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有效杀菌剂研究
文献摘要:
射干叶斑病在射干栽培产区多有发生,常始发于5月-6月,于开花期(7月-9月)快速蔓延,对该药材产量及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明确射干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该研究依据科赫法则分离纯化、鉴定出2种链格孢属致病真菌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同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6种不同化学杀菌剂、1种植物源杀菌剂、3种微生物源杀菌剂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出合适的防治药剂.结果表明,有2种病原菌可导致射干叶斑病,分别为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及交链格孢菌A.alternata.病原菌显微特征显示A.tenuissima产孢表型为分生孢子形成不分枝或少分枝长链,而A.alternata分生孢子则常形成树枝状分枝短链.A.tenuissima及4alternata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2种病原菌均在pH偏碱性环境中生长较好;经室内杀菌剂筛选实验可知,化学杀菌剂40%氟硅唑对2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好抑制效果,其中A.tenuissima、A.alternata的EC50分别为12.42、12.78 mg·L-1.该研究结果为射干叶斑病后续理论研究及田间病害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射干;叶斑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
作者姓名:
杨雅雯;陈巧环;周佳;黄必胜;苗玉焕;刘大会
作者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中心,湖北武汉43006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雅雯;陈巧环;周佳;黄必胜;苗玉焕;刘大会-.射干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有效杀菌剂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2(22):6042-6049
A类:
4alternata
B类:
射干,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始发,发于,开花期,该药,药材产量,病原菌种类,科赫法则,分离纯化,链格孢属,致病真菌,致病性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峙培养,培养法,化学杀菌,植物源杀菌剂,微生物源,致病菌,防治药剂,细极链格孢,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sima,交链格孢,显微特征,产孢,分生孢子,不分,分枝,少分,枝长,长链,树枝状,碱性环境,杀菌剂筛选,筛选实验,氟硅唑,抑制效果,EC50,田间,病害防控,病原菌鉴定,药剂筛选
AB值:
0.3209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