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别山区天麻-水稻粮药水旱轮作模式分析与评价
文献摘要:
天麻作为常用名贵中药材,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应用历史.随着市场对天麻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野生资源已无法形成商品.现各地充分发挥地方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天麻栽培,相继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天麻种植模式和技术体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综合试验站通过连续4年实地走访、指导,优化总结出湖北大别山区天麻-水稻粮药水旱轮作模式.结合天麻、水稻的生态适应性、种植特点及农户实际生产经验,从生产环境选择、菌材处理等方面分析了水旱轮作模式的原理,从生产现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角度对天麻-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展开评价.天麻-水稻粮药水旱轮作模式实现了天麻高效栽培,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文通过对大别山区天麻-水稻粮药水旱轮作模式总结、分析、评价,提出低海拔地区天麻栽培技术优化方向,即采用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替代传统段木开展天麻代料栽培,可有效缓解天麻栽培环节产生的"菌林矛盾".对于改善大别山区乃至同海拔天麻产区生态环境、生产现状具有促进作用.
文献关键词:
天麻;水稻;大别山;粮药水旱轮作;生态种植;菌材
作者姓名:
颜鸿远;刘樊;蒋靖怡;郭兰萍;刘大会
作者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中心,湖北武汉430065;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1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颜鸿远;刘樊;蒋靖怡;郭兰萍;刘大会-.大别山区天麻-水稻粮药水旱轮作模式分析与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22(13):3686-3692
A类:
粮药水旱轮作
B类:
大别山区,天麻,水稻,轮作模式,模式分析,分析与评价,名贵中药材,两千多年,野生资源,大力开展,种植模式,中药材产业,产业技术,黄冈,综合试验,试验站,走访,北大,生态适应性,种植特点,生产环境,环境选择,菌材,生产现状,生态效益,高效栽培,低海拔,海拔地区,栽培技术,技术优化,优化方向,蜜环菌,菌棒,代料栽培,生态种植
AB值:
0.2433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