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低危甲状腺癌患者中无需术后放射性碘治疗的甲状腺切除术
文献摘要:
在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低风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后
131I的应用存在争议,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其益处。该研究为前瞻性、随机、三期临床试验,将接受甲状腺全切术的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注射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后给予放射性碘治疗(1.1 GBq)(放射性碘组),另一组在术后不接受放射性碘治疗(无放射性碘组)。通过3年内有无功能、结构和生物学异常来评判两组之间的差异。在全身扫描中存在需要后续治疗的放射性碘摄取异常病灶(仅在放射性碘组)、颈部超声检查异常、甲状腺球蛋白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升高等方面组间差异<5%视为无差异,次要指标包括预后因素和分子特征。结果发现,在3年后可评估的730例患者中,无放射性碘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6%(95%
CI:93.0%~97.5%),放射性碘组为95.9%(95%
CI:93.3%~97.7%),两组差异为-0.3%(95%
CI:-2.7%~2.2%)。不良事件包括8例患者结构或功能异常和23例患者的生物学异常(25个不良事件)。在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期间,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超过1 μg/L的患者发生事件的频率最高。分子改变在有或没有不良事件的患者中相似,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报告。因此得出结论:在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低风险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后3年的功能、结构和生物学异常事件发生方面,不使用放射性碘的随访策略不劣于使用放射性碘的策略。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时倩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时倩-.低危甲状腺癌患者中无需术后放射性碘治疗的甲状腺切除术)[J].中华医学杂志,2022(48):3867
A类:
低危甲状腺癌
B类:
甲状腺癌患者,后放,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切除术,低风险,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益处,三期,临床试验,甲状腺全切术,组人,促甲状腺激素,GBq,另一组,不接受,无放射性,无功,常来,全身扫描,后续治疗,碘摄取,颈部超声,超声检查,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体水平,预后因素,分子特征,不良事件发生率,激素治疗,治疗期间,清甲,分子改变,不良事件报告,异常事件,不使用,随访策略,劣于
AB值:
0.2679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