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术中两步撑开复位技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疗效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术中两步撑开复位技术(TSDR)对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1年3月因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TSDR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过伸位X线片横向脱位复位程度,分为术前复位≥50%组和<50%组。观测35例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影像学指标[寰齿间距(ADI)、McRae线(ML)、Wackenheim线(WL)、颈延髓角(CMA)、枕颈角(OC2A)]及并发症的发生。比较术前复位≥50%组和<50%组一般情况及术后复位效果(ADI、ML、WL及CMA)。结果:本研究35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52.0±13.4)岁(28~71岁)。其中术前复位≥50%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54.0±13.8)岁;术前复位<50%组22例,男8例,女14例,年龄(50.9±13.4)岁。所有患者随访(23.3±13.4)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ADI、WL、ML及CMA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DI、ML、WL复位超过80%分别为31例(88.57%)、30例(85.71%)、31例(88.57%)。术前复位≥50%组和术前复位<50%组比较,术后ADI、ML、W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3例患者存在吞咽困难,1例患者后方植骨未融合,颈椎动力位X线片未见不稳,内固定无松动、移位,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部分自发融合。 结论:对于寰枢间无骨性连接、寰枢小关节无严重倾斜的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应用TSDR术中直接复位可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术前过伸位X线片复位程度不影响术中复位效果。
文献关键词:
寰枢关节;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枕颈融合;复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孟阳;盛厦庆;王贝宇;丁琛;洪瑛;刘浩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孟阳;盛厦庆;王贝宇;丁琛;洪瑛;刘浩-.术中两步撑开复位技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22(43):3437-3442
A类:
TSDR,McRae,Wackenheim,枕颈角
B类:
两步,撑开复位,复位技术,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疗效观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过伸,手术前后,后日,骨科学,JOA,神经功能,影像学指标,齿间距,ADI,ML,WL,延髓,髓角,CMA,OC2A,复位效果,患者随访,患者年龄,出血量,随访时间,时间差异,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吞咽困难,植骨,颈椎,移位,节间,严重倾斜,中直,术中复位,寰枢关节,枕颈融合
AB值:
0.23918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