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无创产前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
Z值以及不同风险因素对无创产前检测(NIPT)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预测值(PPV)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NIPT检测的样本,共81 838份。NIPT提示为高风险的样本,后续行侵入性产前诊断,计算对应的PPV。比较不同
Z值区间样本的PPV的差异;将进行NIPT检测的人群分为高风险组和非高风险组:高风险组(
n=39 114):包括超声软指标异常、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高龄妊娠;非高风险组(
n=42 724):包括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和低风险。对比不同风险人群进行NIPT检测后PPV的差异;分析不同
Z值和不同风险组间PPV的差异。
结果:NIPT共检出471份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样本,包括362份21-三体高风险、77份18-三体高风险和32份13-三体高风险。经侵入性产前诊断,最终确诊的样本分别为226份、46份和6份,对应的PPV分别为79.3%(226/285)、82.1%(46/56)和27.3%(6/22)。21-三体和18-三体的PPV与
Z值大小皆呈正相关(
r=0.92、0.62,均
P<0.05),13-三体因确诊病例偏少,无法分析。高风险组的复合PPV为85.2%(207/243),高于非高风险组的59.2%(71/120)(
χ2=30.30,
P<0.01)。在
Z值区间分别为3~<4、4~<5时,高风险人群的PPV分别为46.2%(12/26)和62.5%(15/24),均高于非高风险人群的16.0%(4/25)和14.3%(3/21)(χ
2=4.10、8.90,均
P<0.05);随着
Z值的升高,两组间P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21-三体和18-三体的PPV和
Z值呈正相关;高风险组的PPV大于非高风险组;结合
Z值和不同风险因素可对NIPT检测高风险人群提供更准确的遗传咨询。
文献关键词:
无创产前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人群;阳性预测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干业;代鹏;胡爽;焦智慧;孔祥东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医学部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郑州 45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干业;代鹏;胡爽;焦智慧;孔祥东-.无创产前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2(31):2452-2457
A类:
B类:
无创产前检测,检测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体阳,阳性预测值,NIPT,PPV,郑州大学,续行,侵入性产前诊断,高风险组,超声软指标,指标异常,血清学筛查,高龄妊娠,低风险,共检出,三体,确诊病例,偏少,高风险人群,测高,遗传咨询,无创产前筛查
AB值:
0.1830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