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失匹配负波及P3a联合脑电反应性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失匹配负波及P3a联合脑电反应性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并于发病28 d内行听觉失匹配负波(MMN)、P3a及脑电反应性(EEG-R)检查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个月,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分为2组,GOS 1~2分为预后不良组,GOS 3~5分为预后良好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临床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有统计学意义指标预测预后的效能并确定cut-off值。结果:共有48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35例,女13例,年龄范围18~68岁,其中29例预后良好,19例预后不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EEG-R、Fz处MMN的波幅绝对值(FzMMNA)及Cz处P3a的波幅值(CzP3aA)与昏迷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则表明仅存在EEG-R、FzMMNA及CzP3aA是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良好的预测因子(
P<0.05),其ROC曲线下的面积(AUC)(95%
CI)分别为:0.757(0.613~0.900)、0.912(0.830~0.994)及0.887(0.793~0.981),且后两者的联合及三者的联合提高了AUC,分别为0.942(0.879~1.000)及0.964(0.920~1.000)。另外,cut-off值为1.27 μV、2.64 μV时,FzMMNA及CzP3aA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佳[89.66%(26/29)、84.21%(16/19)及82.76%(24/29)、84.21%(16/19)]。
结论:FzMMNA及CzP3aA联合EEG-R有望成为预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的指标。
文献关键词:
昏迷;重型颅脑损伤;脑电反应性;失匹配负波;P3a;预后;随访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良;陈鑫;王健;刘子源;游佳;兰松;刘劲芳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长沙 4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良;陈鑫;王健;刘子源;游佳;兰松;刘劲芳-.失匹配负波及P3a联合脑电反应性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22(29):2265-2271
A类:
脑电反应性,FzMMNA,CzP3aA
B类:
失匹配负波,波及,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测价值,中南大学,大学湘,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重症,重症监护病房,内行,听觉,EEG,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分,预后不良,logistic,临床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指标预测,预测预后,cut,off,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波幅,仅存,预测因子,随访研究
AB值:
0.1544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