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东海悬浮颗粒物质量比后向散射特性Mie理论模拟与实证分析
文献摘要:
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比后向散射系数(b*bp)主要受颗粒物的成分、大小等因素影响,研究其变化特性对于揭示水体中颗粒物种类、时空分布以及提升水色遥感定量化精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Mie理论,对海水中常见的具有不同粒径分布、相对折射率及表观密度的多种藻类和无机矿物颗粒的质量比后向散射系数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发现:当粒径分布斜率ξ相同时,无机矿物颗粒的平均b*bp约为藻类颗粒的2倍;ξ为4.0时,无机矿物颗粒和藻类颗粒在532 nm处的平均b*bp分别为(9.12±3.18)×10-3m2·g-1和(4.09±0.48)×10-3 m2·g-1;藻类颗粒具有较低b*bp的主要原因是其折射率实部较低.黄东海实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b*bp的空间变异性低于后向散射系数,当无机颗粒质量浓度在总颗粒物中占主导时,平均b*bp(532)为8.46×10-3 m2·g-1;而有机颗粒物占主导时为3.63×10-3 m2·g-1,前者为后者的2.3倍.实测b*bp随有机颗粒物质量浓度占比的增大呈乘幂函数形式减小,结合模拟结果,发现研究区水体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斜率ξ的变化范围为3.6~4.2,对于有机颗粒占主导的远岸水体,ξ约为3.9,而在长江入海口附近水域,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比后向散射系数因受粒径分布变化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变化幅度..
文献关键词:
海洋光学;质量比后向散射系数;Mie理论;粒径分布;颗粒物组成;黄东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曹爽;韩冰;朱建华;李芝凤
作者机构: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3001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曹爽;韩冰;朱建华;李芝凤-.黄东海悬浮颗粒物质量比后向散射特性Mie理论模拟与实证分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22(13):91-101
A类:
质量比后向散射系数
B类:
黄东海,悬浮颗粒物,散射特性,Mie,理论模拟,bp,变化特性,升水,水色遥感,定量化,不同粒径,粒径分布,对折,折射率,表观密度,藻类,无机矿物颗粒,3m2,数据研究,空间变异性,颗粒质量浓度,总颗粒物,颗粒物质量浓度,乘幂,幂函数,变化范围,远岸,长江入海口,水域,海洋光学,颗粒物组成
AB值:
0.2290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