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与MRI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诊治的62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MRI影像学检查及随访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与CT、MRI的检出结果,评估CT与MRI检测真阳性率、真阴性率、正确指数和Kappa值.结果 MRI检测对骨小梁结构模糊征象、骨髓水肿、线样征典型征象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C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CT对单一囊变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0,P>0.05);MRI检测真阳性率(94.5%)高于CT检测真阳性率(81.7%),x2=7.142,P<0.05,Kappa=0.127;MRI检测真阴性率(97.0%)高于CT检测真阴性率(75.8%)[x2=6.304,P<0.05,Kappa=0.212];MRI检测正确指数(0.915)也高于CT组(0.593).结论 股骨头坏死的MRI、CT影像检测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其中早期患者的MRI检测技术更为灵敏,有利于及早开展针对性治疗.
文献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MRI;CT;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苏鸿林;朱晓艳;陈凌微;张文昌
作者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CT/MRI 室,福建龙岩 36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苏鸿林;朱晓艳;陈凌微;张文昌-.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与MRI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2(36):56-58
A类:
B类:
股骨头坏死,临床价值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福建省龙岩市,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手术病理诊断,诊断结果,检出结果,真阴,阴性率,Kappa,骨小梁结构,征象,骨髓水肿,线样征,阳性检出率,x2,特征性,结合临床,性治疗
AB值:
0.2267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