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花后短暂高低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减灾调控
文献摘要:
为明确花后阶段高、低温胁迫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籽粒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利用人工智能控温室开展盆栽小麦高、低温度胁迫试验,以宁麦13和镇麦12为试验材料,在花后7~9、15~17、23~25和31~33 d分别进行低温和高温胁迫处理,并在温度胁迫后喷施1 μmol·L-1 2,4-表油菜素内酯(BR)、0.5 mol·L-1 亚精胺+腐胺(Spd+Put)进行减灾调控,分析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籽粒形态、产量变化及减灾调控效果.结果表明,与自然温度处理相比,花后不同阶段低温胁迫结束当天小麦旗叶SPAD值先升高,3 d后显著下降;高温胁迫后SPAD值降低4.67%~29.00%.两品种旗叶净光合速率在高、低温胁迫处理下均降低.高、低温胁迫显著降低粒宽,增加籽粒长宽比,导致籽粒表面皱缩.籽粒灌浆时间在花后低温胁迫下延长1~3 d,在高温胁迫下缩短1~5 d.温度胁迫后优势和弱势小穗籽粒灌浆速率分别下降2.75%~37.64%和3.31%~40.34%,产量降低5.46%~35.24%.温度胁迫后喷施BR与Spd+Put均能缓解温度胁迫的伤害,使产量分别提高1.09%~6.05%和1.00%~5.97%.综上,花后不同阶段高、低温胁迫均显著降低小麦粒重与产量,影响程度表现为花后15~17 d>花后7~9 d>花后23~25 d>花后31~33 d,胁迫结束后喷施外源BR和Spd+Put有一定的减灾效果,特别是花后15~17 d和23~25 d灾后喷施BR效果较佳.
文献关键词:
籽粒灌浆期;温度胁迫;小麦产量;减灾调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陶源;赵凯敏;代存虎;刘明敏;朱敏;丁锦峰;李春燕;朱新开;郭文善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陶源;赵凯敏;代存虎;刘明敏;朱敏;丁锦峰;李春燕;朱新开;郭文善-.花后短暂高低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减灾调控)[J].麦类作物学报,2022(12):1557-1566
A类:
减灾调控,Spd+Put
B类:
高低温,低温胁迫,小麦产量,产量形成,冬小麦,光合特性,籽粒发育,智能控温,盆栽,温度胁迫,宁麦,高温胁迫,胁迫处理,后喷,喷施,表油菜素内酯,BR,亚精胺,腐胺,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籽粒形态,产量变化,调控效果,温度处理,当天,两品,粒长,长宽比,皱缩,灌浆时间,灌浆速率,别下,麦粒,粒重,较佳,籽粒灌浆期
AB值:
0.27431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