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入路方式治疗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中黏膜穿孔的Meta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评估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黏膜提升术和经侧壁开窗的上颌窦底黏膜提升术治疗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中黏膜穿孔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医学证据.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两种术式穿孔率比较的相关文献.检索语言为中文和英文,对纳入的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并提取相关论文的特征信息,采用穿孔例数作为指标评价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根据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相应的模型进行Meta分析,接着对统计结果逐一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通过漏斗图分析评估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通过检索各个数据库得到558篇文献,经过多次筛选共14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RR=1.98,95%CI(1.21,3.22),总体检验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3,P=0.006).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逐一剔除每篇文献后对最终结果影响不大.Egger's定量偏倚风险检验表明发表性偏倚不明显对合并的效应量基本可以忽略(P=0.301).结论:本研究两种入路方式在上颌窦底骨增量手术过程中穿孔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上颌窦内提升术穿孔率高于上颌外提升术穿孔率.
文献关键词:
Meta分析;系统评价;tOSF;lOSF;穿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佳怡;陆一平;华臻;徐进;黄小勇;朱伟强
作者机构:
苏州市吴江区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佳怡;陆一平;华臻;徐进;黄小勇;朱伟强-.不同入路方式治疗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中黏膜穿孔的Meta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2(29):168-172
A类:
tOSF,lOSF
B类:
不同入路方式,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黏膜穿孔,牙槽嵴顶,顶入,上颌窦底,侧壁开窗,穿孔率,EMBASE,Cochrane,library,术式,文和,系统评价方法,特征信息,指标评价,Review,manager,异质性检验,漏斗,分析评估,发表偏倚,献纳,合并效应量,RR,效应差异,每篇,结果影响,Egger,偏倚风险,风险检验,骨增量手术,手术过程,统计学差异,上颌窦内提升术
AB值:
0.28397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