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春化及光周期基因的等位变异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解春化及光周期基因对小麦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田间种植的253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其春化基因(Vrn-1)和光周期基因(Ppd-D1)的等位变异,记录其抽穗期、开花期,在灌浆中期调查其株高、成穗数等农艺性状,收获后调查其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包含13种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等位变异组合类型,其中含有vrn-A1+vrn-B1+vrn-D1+Ppd-D1a组合的材料最多,占59.68%;Vrn-1+Ppd-D1a组合可显著缩短小麦播种至开花所需的时间.含有Vrn-A1a或Vrn-B1材料的成穗数显著多于含有Vrn-D1或vrn-1的材料,但含有Vrn-1不同等位变异的材料间产量无显著差异;含有Vrn-A1a材料的旗叶长而窄.与含有Ppd-D1b的小麦材料相比,含有Ppd-D1a的材料开花期显著提前,且株高降低,同时穗下茎长、旗叶长和倒二叶长均显著缩短.综上,春化及光周期基因在影响小麦抽穗开花期的同时,对农艺性状和产量也有重要影响;含有Vrn-D1+Ppd-D1a组合的小麦材料在生育期稳定性、产量等性状上均表现优异,在育种中可多加利用.
文献关键词:
小麦;春化基因;光周期基因;抽穗期;开花期;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乔朋放;毕起;李玹;陈亮;胡银岗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陕西杨凌712100;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乔朋放;毕起;李玹;陈亮;胡银岗-.春化及光周期基因的等位变异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2(10):1192-1199
A类:
A1+vrn,B1+vrn,D1+Ppd,1+Ppd
B类:
光周期基因,等位变异,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田间种植,小麦品种,分子标记检测,春化基因,Vrn,抽穗期,灌浆,株高,穗数,后调,产量性状,组合类,D1a,短小,播种,A1a,旗叶,叶长,D1b,二叶,抽穗开花期,育种,加利
AB值:
0.1951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