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保定平原区地下水生态水位阈值的探讨
文献摘要:
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地下水生态系统中的地下水位、水质和包气带含水率与含盐量的变化驱动着表生生态格局的演变,但目前对各变量的生态阈值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与方法体系还不完善.以保定平原区为例,采用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回归法、GIS法、差分网格计算法等方法,从时空角度分析了地下水位变化的驱动力以及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生态水位阈值.研究表明:(1)20世纪50—60年代,研究区依赖于地下水的生态格局基本维持着天然状态;1959—2000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局部地段出现降落漏斗;2000—2008年,地下水位骤降,降落漏斗迅速扩张,地下水与地表水补排关系发生变异;2008年至今,部分区域地下水位逐渐上升.(2)研究区内山前地带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为10~15 m,拒马河冲洪积扇群与漕河—瀑河冲洪积扇群为5~10 m,唐河—大沙河冲洪积扇群为3~5 m,冲积平原中定州—望都范围为3~5 m,保定市为10~15 m,其余均为5~10 m,冲湖积平原环淀区域小于3 m.(3)以确定的地下水生态水位为标准,初步估算研究区现状地下水位恢复至生态水位的需水量为57.14×108 m3.研究成果对恢复当地地下水生态环境格局有重要意义,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生态水位的确定也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关键词:
地下水;生态环境;驱动力;生态地下水位;保定平原区
作者姓名:
靳博文;王文科;段磊;马稚桐;王一;黄鑫慧
作者机构: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 , 陕西 西安 710054
引用格式:
[1]靳博文;王文科;段磊;马稚桐;王一;黄鑫慧-.保定平原区地下水生态水位阈值的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2(05):166-175
A类:
保定平原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地下水生态系统,生态地下水位
B类:
水具,生态价值,包气带,含盐量,生态格局,生态阈值,理论与方法,方法体系,水生态环境,回归法,分网,网格计算,计算法,水位变化,生态效应,水文地质单元,局部地段,降落漏斗,水位骤降,地表水,内山,山前,水位埋深,深为,拒马河,冲洪积扇,漕河,瀑河,唐河,大沙河,冲积平原,定州,望都,保定市,冲湖积,淀区,地下水位恢复,需水量,对华,华北平原
AB值:
0.2511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