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东海中部日本鲭繁殖群体年龄与生长特征
文献摘要:
根据2021年3-4月在东海中部采集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繁殖群体样本,通过耳石轮纹判读、生长逆算和生长方程拟合分析了其群体结构与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日本鲭繁殖群体中雌雄个体之间的叉长和体重关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376,P=0.54>0.05);雌雄合计的年龄结构为1~7龄,优势年龄组为1~2龄,占比73.63%;3龄及3龄以下,雌性数量多于雄性;3龄以上,雌雄数量基本相当,但雌性缺少高龄个体.叉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8837×10-6FL3.47.线性函数关系是叉长和耳石半径关系的最优解,其关系式为FL=184.09R-112.73.利用4种模型逆算出的叉长和年龄数据来拟合von 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等3种生长方程并进行比较,其中用Dahl-Lea模型逆算的von Bertalanffy方程的AIC值和BIC值均最小,因此选择其作为最佳生长方程,得到的von Bertalanffy叉长生长方程为FLt=427.18[1-e-0.23(t+2.5)];体重生长方程为Wt=1187.20[1-e(423(t+2 5)]3.47.经过二阶求导,得到拐点年龄为2.91龄,对应的拐点体重和叉长分别为365.03 g,304.09 mm,可以作为今后制定日本鲭开捕规格的重要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日本鲭;繁殖群体;耳石;逆算模型;生长方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翰林;严利平;张辉;李建生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翰林;严利平;张辉;李建生-.东海中部日本鲭繁殖群体年龄与生长特征)[J].中国水产科学,2022(04):608-617
A类:
6FL3,09R,FLt,t+2,逆算模型
B类:
东海,海中,日本鲭,繁殖群体,年龄与生长,生长特征,Scomber,japonicus,耳石,石轮,判读,生长方程,方程拟合,拟合分析,群体结构,雌雄,年龄结构,年龄组,雌性,关系式,线性函数,函数关系,最优解,von,Bertalanffy,Gompertz,Dahl,Lea,AIC,BIC,长生,重生,Wt,求导,拐点年龄,定日
AB值:
0.3546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