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广西武鸣盆地岩溶泉口浮游生物群落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
文献摘要:
近年来我国西南岩溶地区一些岩溶泉出现水生生态系统由草型向藻型转变的问题,但水化学监测却显示泉水水质依旧良好.岩溶泉的水质变化与水生生态系统退化不同步,故探寻岩溶泉水环境的变化以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响应,对全面掌握和客观评价泉水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于2016年7月、2020年7月两个时期对广西武鸣盆地内4个岩溶泉进行了浮游生物调查和水环境监测.结果显示,4年后浮游生物检出种类和数量增加.浮游植物快速繁殖,总丰度由1.71×105 cells/L上升至79.92×105 cells/L,蓝藻门或绿藻门比例上升;浮游动物总丰度由264.28 ind./L降至137.25 ind./L,大型甲壳类浮游动物密度减少,部分泉口轮虫类密度增加.同时,优势种转变为更适应于富营养化环境的耐污种,或耐污种种类和数量上升.浮游生物的多样性与水体营养水平并未完全吻合.理化指标的水质评价结果显示,4个泉的水质仍属于Ⅰ类或Ⅱ类,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营养状态均向富营养化方向发展,大部分泉基本已处于中-富营养水平.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水温、pH、亚硝态氮、总磷、硝态氮浓度是影响岩溶泉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温、亚硝态氮、氨氮和叶绿素a浓度显著相关.两个时期浮游生物对主要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有了一定的响应.建议岩溶泉的水质评价依据理化指标的同时还应关注生物指标,多个指标的相互验证才能更全面的反映水体健康状况.同时,为使泉口以及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对重要泉口划分泉域保护区,控制泉口污染物的输入,合理开发和管理地下水资源,对已转变的水生生态系统可考虑尽快进行生态修复.
文献关键词: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水环境变化;岩溶泉;灵水;武鸣盆地
作者姓名:
韦丽琼;郭芳;姜光辉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韦丽琼;郭芳;姜光辉-.广西武鸣盆地岩溶泉口浮游生物群落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J].湖泊科学,2022(03):777-790
A类:
武鸣盆地,泉域保护
B类:
岩溶泉,浮游生物,生物群落,水环境变化,西南岩溶地区,水生生态系统,统由,水化学,学监,泉水,水质变化,生态系统退化,不同步,客观评价,两个时期,水环境监测,快速繁殖,cells,蓝藻,绿藻,ind,甲壳类,轮虫,虫类,优势种,应于,富营养化,耐污,水体营养,营养水平,理化指标,水质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冗余分析,水温,亚硝态氮,总磷,氮浓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氨氮,叶绿素,水环境因子,据理,生物指标,相互验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区,合理开发,可考,生态修复,灵水
AB值:
0.2676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