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青鱼—鲢、鳙生态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文献摘要:
为探究青鱼—鲢、鳙生态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5年4—10月对3口青鱼养殖池塘的浮游生物及水质理化性质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在青鱼—鲢、鳙生态养殖池塘中共检出浮游植物112种,其中绿藻门(47种)、裸藻门(30种)和硅藻门(17种)为优势门类,优势种有扭曲小环藻、普通小球藻和被甲栅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24×107个/L和32.10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96种,其中原生动物42种、轮虫40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5种,优势种有裂痕龟纹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和暗小异尾轮虫等,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6.08×104个/L和5.20 mg/L.不同月份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中,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8~2.5和2.9~4.5、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2.5~4.9和1.2~4.1、物种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1~0.69和1.5~2.8.此外,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对浮游生物群落与水体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影响青鱼—鲢、鳙生态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pH、水温、透明度和溶解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调控水质来控制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和数量.同时,在高温缺氧的天气应加强水质管理.
文献关键词:
青鱼;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池塘养殖;环境因子
作者姓名:
龚进玲;李学梅;何勇凤;杨德国;朱永久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2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龚进玲;李学梅;何勇凤;杨德国;朱永久-.青鱼—鲢、鳙生态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产科学,2022(04):517-526
A类:
生态池塘,生态养殖池塘
B类:
青鱼,浮游生物,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结构特征,环境因子,共检出,浮游植物,绿藻,裸藻,硅藻门,门类,优势种,小环藻,普通小球藻,栅藻,生物量,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裂痕,龟纹,小异,同月,多样性指数,香农,维纳,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冗余分析,水体理化因子,水温,透明度,溶解氧,控水,养殖水体,水质管理,池塘养殖
AB值:
0.2604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