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FEFLOW的三维土壤-地下水耦合铬污染数值模拟研究
文献摘要:
`土壤-地下水耦合数值模拟是定量刻画水流和溶质运移的主要手段.现有大范围场地尺度的研究受到数据采集难度及模拟计算量的限制,多是将土壤和地下水分成两个系统,这种方式不利于模型之间的计算反馈,易出现计算误差,因此将土壤和地下水作为整体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精确刻画实际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规律,揭示变饱和反应溶质迁移模型的参数敏感性,以某铬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试验及前人研究所获数据,采用Galerkin有限元法建立三维土壤-地下水模型,定量描述六价铬在土壤-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补给条件,研究潜水面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波动.并讨论阻滞系数和反应常数对溶质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污染物最大水平迁移距离为场地东南侧300 m;地下水中污染晕最大分布面积约为1.632 km2;垂向上土壤中的六价铬仅需15.6 h即可下渗至潜水面,第6天贯穿含水层.当潜水面随着补给量变化而波动时,地下水中六价铬会随水流进入土壤,影响土壤中污染分布.对溶质运移参数的讨论显示,当反应常数由0增大至10?6 s-1时,迁移出场区边界时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约减少2000 mg/L,较难迁移至涟水河.基于FEFLOW的数值模型,能够解决各系统之间交互性差的问题,提供较为精确的模拟结果.
文献关键词:
土壤;地下水;耦合模拟;污染物运移;FEFLOW
作者姓名:
刘玲;陈坚;牛浩博;李璐;殷乐宜;魏亚强
作者机构: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
引用格式:
[1]刘玲;陈坚;牛浩博;李璐;殷乐宜;魏亚强-.基于FEFLOW的三维土壤-地下水耦合铬污染数值模拟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2(01):164-174
A类:
B类:
FEFLOW,铬污染,数值模拟研究,耦合数值模拟,定量刻画,画水,溶质运移,围场,计算量,土壤和地下水,计算误差,整体系统,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污染物迁移,迁移规律,溶质迁移,迁移模型,参数敏感性,污染场地,现场试验,Galerkin,有限元法,立三,地下水模型,六价铬,补给条件,潜水面,阻滞系数,大水,迁移距离,东南侧,分布面积,km2,可下,下渗,含水层,补给量,流进,入土,污染分布,移出,出场,场区,污染物浓度,移至,涟水,水河,数值模型,各系,交互性,耦合模拟,污染物运移
AB值:
0.3891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