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岩溶多重介质地下水模拟技术及应用进展
文献摘要:
由于岩溶发育的极不均匀性和岩溶含水介质的多重介质性等特征,使得岩溶水系统的地下水运动规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在孔隙或微小裂隙含水介质中岩溶水满足达西流,而在岩溶管道中可能出现非达西运动,这给岩溶区地下水模拟带来了极大挑战.系统地梳理了岩溶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的主要方法,总结了复杂岩溶多重介质系统地下水模拟技术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南方岩溶和北方岩溶各自的特点,提出岩溶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关注的要点.主要包括:需加强野外调查和观测,提高模型中对岩溶含水介质结构非均质性表征的精度;进一步深化对岩溶水运动机理的研究,刻画岩溶多重介质的水流特征以及水交换机理;针对北方岩溶水系统模拟,可选择等效连续多孔介质模型,重在耦合区域分布的岩溶溶孔—裂隙介质中慢速渗流与脉状分布的强径流带快速流;对于南方岩溶区,建议考虑建立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与能刻画集中管道流多流态变化的多重介质模型的岩溶地下水耦合模型.
文献关键词:
岩溶多重介质;非均质性;地下水模型;流域水文模型;管道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成建梅;罗一鸣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武汉43007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成建梅;罗一鸣-.岩溶多重介质地下水模拟技术及应用进展)[J].地质科技通报,2022(05):220-229
A类:
岩溶多重介质
B类:
地下水模拟,模拟技术,技术及应用,岩溶发育,极不,不均匀性,岩溶含水介质,岩溶水系统,水运,运动规律,西流,岩溶管道,非达西,岩溶区,溶质运移,运移模拟,主要方法,南方岩溶,北方岩溶,野外调查,非均质性,水交换,交换机,系统模拟,多孔介质模型,区域分布,溶溶,溶孔,裂隙介质,慢速,渗流,径流,流域水文模型,画集,管道流,多流态,岩溶地下水,耦合模型,地下水模型
AB值:
0.24155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