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江干流水化学成因与风化过程CO2消耗通量解析
文献摘要:
长江流域面积巨大,岩性多变,加之三峡大坝等重大水利工程的影响,干流河水的水化学成因存在较大争议.此外,以往研究中流域矿物风化过程的碳汇通量估算一般基于阳离子来源分析,但该算法通常涉及多种矿物端元的参数选取,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本次研究对长江干流水化学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整体分析,并基于上游河水样品HCO?3含量的校正与计算,提出了一种计算矿物风化过程碳汇通量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蒸发盐溶解、循环盐作用、矿物风化及硫酸盐溶解是控制长江干流河水离子组成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而人类活动主要影响了离海距离3000 km以内河水NO?3含量;长江上游干流硅酸盐风化消耗CO2速率为1.16×105 mol/(km2·a),碳酸盐风化消耗CO2速率为4.75×105 mol/(km2·a).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长江干流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认识,丰富和完善碳循环研究理论.
文献关键词:
长江干流;三峡大坝;多元统计分析;水化学成因;大气CO2消耗
作者姓名:
张鸿;周权平;姜月华;金阳;杨国强;顾轩;梅世嘉;王晓龙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6;自然资源部流域生态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6;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7;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8
引用格式:
[1]张鸿;周权平;姜月华;金阳;杨国强;顾轩;梅世嘉;王晓龙-.长江干流水化学成因与风化过程CO2消耗通量解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2(01):30-40
A类:
B类:
长江干流,水化学成因,风化过程,长江流域,流域面积,岩性,之三,三峡大坝,重大水利工程,流河,河水,中流,碳汇通量,通量估算,阳离子,离子来源,来源分析,端元,参数选取,时空演变,整体分析,水样,HCO,盐溶,硫酸盐,离子组成,水文地球化学,化学作用,人类活动,离海,内河,长江上游,硅酸盐风化,km2,碳酸盐风化,碳循环,研究理论,多元统计分析
AB值:
0.3090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