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研究与展望
文献摘要:
碳酸盐岩风化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大气与土壤CO2汇效应,受生态系统因子驱动与全球变化影响,岩溶地区碳汇具有地表和地下双碳汇特征.简要介绍岩溶碳循环与全球变化关系,论述岩溶碳汇的相关科学问题和主要进展,分析岩溶增汇潜力与土地利用变化,进一步提出基于岩溶关键带理念的碳酸盐岩风化过程概念模型.碳酸盐岩风化产生的碳汇可能是全球碳循环"遗漏碳汇"的贡献者,同时具有缓解土壤CO2向大气释放的作用,进而成为全球碳循环模型中"土地利用变化项"(ELUC)的重要调节者(减源效应).碳酸盐岩风化过程能快速响应短时间尺度变化环境因子,是岩溶关键带中连接生物、水文与地球化学过程的核心驱动机制.岩溶碳循环可理解为是土壤一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延伸或横向组成部分,共同组成岩溶地区完整的陆地浅表层碳循环系统.碳酸盐岩风化对大气CO2浓度上升的负反馈效应,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持续推进,蕴藏着巨大的岩溶固碳增汇潜力.应加强土壤CO2季节及其区域变化监测与研究,构建基于土壤CO2与流域水化学指标相关性的反向模型,为估算区域碳汇本底、评估年际碳汇增量与潜力提供更加清晰且有效的岩溶增汇方案与途径.
文献关键词:
岩溶碳循环;碳汇效应;减源;反向模型;增汇潜力;碳酸盐岩风化;岩溶关键带
作者姓名:
章程;肖琼;孙平安;高旭波;郭永丽;苗迎;汪进良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武汉43007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章程;肖琼;孙平安;高旭波;郭永丽;苗迎;汪进良-.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研究与展望)[J].地质科技通报,2022(05):190-198
A类:
ELUC,反向模型
B类:
岩溶碳循环,碳汇效应,研究与展望,碳酸盐岩风化,全球碳循环,受生,全球变化,变化影响,岩溶地区,变化关系,岩溶碳汇,科学问题,主要进展,增汇潜力,土地利用变化,岩溶关键带,风化过程,概念模型,遗漏,贡献者,环模,减源,快速响应,短时间尺度,尺度变化,变化环境,环境因子,接生,地球化学,化学过程,驱动机制,生态系统碳循环,成岩,浅表层,循环系统,负反馈,反馈效应,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工程,蕴藏,固碳增汇,变化监测,监测与研究,流域水,水化学,化学指标,本底,年际
AB值:
0.2906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