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定量CT分析肝硬化患者肌少症、腰椎骨密度和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肝硬化患者中肌少症、腰椎骨密度(BMD)和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肝硬化的163例患者(肝硬化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所有被试者行腹部CT平扫.采用QCT Pro软件测量在每例受试者L3椎体水平骨骼肌面积(SMA-L3)、腰椎BMD、肝脏脂肪分数(Fat%-QCT).根据Child-Pugh评分,将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三组.L3椎体水平骨骼肌指数(SMI-L3)为SMA-L3/身高2.根据男性患者SMI-L3<50cm2/m2,女性患者SMI-L3<39 cm2/m2将肝硬化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结果:肝硬化组SMI-L3及腰椎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Fat%-QCT高于对照组(P<0.001).Child-Pugh A、B、C级肝硬化患者肌少症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C级患者的Fat%-QCT高于A级和B级(P<0.001).肝硬化患者肌少症组的年龄高于非肌少症组,腰椎BMD低于非肌少症组(P<0.001).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及合并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着肝功能的下降,肝硬化患者肌少症发生率和肝脏脂肪含量逐渐增高;肝硬化伴肌少症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文献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肝硬化;肌少症;骨密度;肝脏脂肪含量
作者姓名:
李云成;翟建;吕磊;李培;刘艳;赵亚子
作者机构:
241001 安徽,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影像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云成;翟建;吕磊;李培;刘艳;赵亚子-.基于定量CT分析肝硬化患者肌少症、腰椎骨密度和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J].放射学实践,2022(08):1018-1022
A类:
50cm2
B类:
肝硬化患者,肌少症,腰椎骨密度,肝脏脂肪含量,QCT,BMD,本院,健康体检者,被试者,平扫,Pro,L3,椎体,SMA,肝脏脂肪分数,Fat,Child,Pugh,骨骼肌指数,SMI,女性患者,多元逻辑回归,逻辑回归分析,骨质疏松,肝功能,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1784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