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服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90例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给予奥氮平治疗,B组给予利培酮治疗,C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药物态度量表(DAI)评分.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00%,B组总有效率为93.33%,C组总有效率为93.33%;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PSP、DAI评分分别为(65.39±16.39)、(2.10±0.38)分,均高于治疗前的(35.39±10.38)、(-2.15±0.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PSP、DAI评分分别为分别为(64.08±17.76)、(2.22±0.93)分,均高于治疗前的(33.29±12.03)、(-1.90±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PSP、DAI评分分别为(66.39±18.75)、(2.27±0.31)分,均高于治疗前的(36.03±11.72)、(-2.01±0.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PSP、D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率异常、泌乳素升高分别为8、10例,均多于B组的2、1例及C组的2、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口干、便秘分别为11、8例,多于A组的4、2例及C组的3、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嗜睡、静坐不能、肌张力障碍、过敏反应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显著疗效,其中氨磺必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安全性较高.
文献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祥玫
作者机构: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祥玫-.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3):152-154
A类:
初诊精神分裂症,药物态度
B类: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奥氮平,平治,利培酮,氨磺必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个人与社会,现量,PSP,DAI,总有效率,效率比较,泌乳素,口干,便秘,嗜睡,静坐,肌张力障碍,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
AB值:
0.1654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