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氮肥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和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通过设置不同稻作模式(水稻单作、稻虾共作)和氮肥管理(不施氮、常规施氮、减氮)两因素交互试验,研究氮肥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常规施氮和减氮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7 539 kg/hm2和7 328 kg/hm2,比水稻单作模式降低29.4%~32.3%,这主要是由于试验当年水稻移栽后连续降雨导致缓苗不利所致,也与深水淹灌下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有关.相比水稻单作,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茎秆的株高、穗颈高、重心高、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平均增加12.9%、17.9%、8.0%、20.9%和33.5%,第2节间茎壁厚、抗折力和折断弯矩平均降低38.7%、16.8%和16.6%.在稻虾共作模式中,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仅减产2.9%,水稻茎秆抗折力增加13.5%、倒伏指数降低1.8%.相关分析表明,茎壁厚度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和弯曲力矩与抗折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稻虾共作模式可保证水稻稳产,氮肥减施有助于提高该模式下水稻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风险.
文献关键词:
水稻;氮肥管理;稻虾共作;长期淹水;产量;抗倒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强;李京咏;戴林秀;彭翔;杨谦;窦志;高辉
作者机构:
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强;李京咏;戴林秀;彭翔;杨谦;窦志;高辉-.氮肥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和抗倒伏特性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2(06):30-36
A类:
B类:
氮肥管理,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抗倒伏特性,不同稻作模式,单作,减氮,素交,hm2,移栽,连续降雨,深水,水淹,淹灌,灌下,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力矩,倒伏指数,节间,壁厚,折断,弯矩,施氮处理,减产,茎秆抗折力,稳产,氮肥减施,抗倒伏能力,伏风,长期淹水
AB值:
0.2336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