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短脉冲小光斑激光与传统激光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短脉冲小光斑激光与传统激光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激光诊疗中心行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的40例(80眼)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传统激光组(传统激光治疗)和短脉冲激光组(短脉冲小光斑激光治疗),各20例(40眼).患者均行视力检查、眼压、眼底检查、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SD-OCT)、自发荧光(FAF)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光斑处视网膜结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激光治疗效果及视功能恢复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 治疗后3个月,短脉冲激光组FAF显示光斑中心自发荧光信号增强,周围低信号环绕;SD-OCT扫描表现为神经感觉层基本恢复正常,激光斑中心部RPE呈颗粒样高反射信号,周围低反射信号.治疗后3个月,传统激光组FAF显示光斑周围低信号环绕,光斑中心高信号;SD-OCT扫描表现为激光斑中心部RPE少许颗粒状高反射信号,周围低反射信号,神经感觉层全层粘连.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脉冲激光组BCVA提高率为37.50%,明显高于传统激光组的12.50%(χ2=6.667,P=0.010).短脉冲激光组的CMT增厚率为32.50%,明显低于传统激光组的60.00%(χ2=6.084,P=0.014).结论 短脉冲小光斑激光与传统激光治疗PDR的疗效相当,但短脉冲小光斑激光可显著地改善BCVA,且其对视网膜的损伤较小.
文献关键词:
短脉冲激光;传统激光;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自发荧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鸽;孙娜;姜媛;郑波
作者机构: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陕西 西安,71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鸽;孙娜;姜媛;郑波-.短脉冲小光斑激光与传统激光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29):35-39
A类:
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B类:
传统激光,激光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比较,PDR,西安市,眼科,诊疗中心,全视网膜光凝,PRP,短脉冲激光,视力检查,眼压,眼底检查,OCT,自发荧光,F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月光,视网膜结构变化,视功能,功能恢复,恢复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光斑中心,荧光信号,信号增强,低信号,环绕,神经感觉,心部,RPE,高反射,反射信号,低反射,少许,颗粒状,粘连,治疗总有效率,效率比较,增厚率,对视
AB值:
0.1980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