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气候变化对杉木适生区和生态位的影响
文献摘要: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在全球变暖趋势持续的背景下,气候成为制约物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空间分布和生态位变化对生态过程的解释至关重要.基于211个杉木分布点和20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和R语言的ecospat软件包对杉木适生区和生态位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杉木对未来气候持续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杉木当前潜在适生区219.67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2.88%,主要分布在我国800 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年均温、昼夜温差日均值和最干月降雨量是影响杉木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未来杉木适生区分布将沿着经纬度方向迁移,高度和低度适生区面积均不断减少.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杉木气候生态位在不同时段不同代表性浓度路径下发生转移和扩展,气候生态位中心将向年均温和最暖季降雨量移动.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且RCP8.5情景下的生态位重叠率下降最为明显.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会改变物种的空间分布区域,并将对现存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杉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气候变化与植物物种生态特征的认识,为杉木乃至乔木树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杉木;MaxEnt模型;气候变化;潜在适生区;生态位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唐兴港;袁颖丹;张金池
作者机构: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210037;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扬州225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兴港;袁颖丹;张金池-.气候变化对杉木适生区和生态位的影响)[J].植物研究,2022(01):151-160
A类:
ecospat
B类: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造林树种,生态服务功能,全球变暖,中空,生态位变化,生态过程,布点,环境变量,MaxEnt,软件包,未来气候,潜在适生区,km2,总面积,降水量,均温,昼夜温差,日均值,降雨量,适生区分布,经纬度,低度,气候生态位,不同时段,代表性浓度路径,暖季,生态位重叠,重叠指数,RCP8,重叠率,全球气候变暖,分布区域,变化关系,植物物种,生态特征,乔木,保护和利用
AB值:
0.3531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