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探讨《医宗必读》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李中梓《医宗必读》中关于痹证的用药规律及科学内涵,探寻李中梓在诊疗痹证方面的用药特色.方法:了解《医宗必读》中关于痹证的病因病机,利用其中所记载方剂建立数据库,并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组合,以探究李中梓对于痹证的治则治法及用药规律.结果:(1)《医宗必读》中有关治疗痹证的方剂共16首,涉及中药68味,所用中药涉及寒、热、温、凉、平性,主要集中于温、热、平性.(2)所用中药涉及酸、苦、甘、辛、咸、淡、涩味,以辛、苦、甘味最为频繁.(3)归经以肝、脾、肺、心、胃、肾经为主.(4)处方中药主要集中于祛风除湿、健脾化湿、活血化瘀、祛风通络4类药,其中以祛风除湿类药为主.(5)基于关联规则获得置信度与关联度较高的分组:甘草-白芍;甘草-茯苓;当归-地龙;当归-茯苓.(6)聚类分析得出:海桐皮、天麻;防风、羌活;白僵蚕、地龙、木香;陈皮、麻黄4组.结论:李中梓治痹,寒热并用,既循于法,又超于外,为临床上痹证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诊疗思路和用药指导.
文献关键词:
《医宗必读》;痹证;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数据挖掘
作者姓名:
潘晓幢;周大勇
作者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23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晓幢;周大勇-.基于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探讨《医宗必读》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J].中医临床研究,2022(28):110-113
A类:
B类:
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必读,痹证,用药规律,李中梓,科学内涵,用药特色,病因病机,方剂,使用频率,性味归经,配伍组合,治则治法,涩味,甘味,处方,祛风除湿,健脾化湿,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置信度,甘草,白芍,茯苓,当归,地龙,海桐皮,天麻,防风,羌活,白僵蚕,木香,陈皮,麻黄,寒热并用,诊疗思路,用药指导
AB值:
0.3770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