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藏纳如松多矿区晚白垩世石英闪长岩锆石原位Hf-O同位素特征与岩石成因
文献摘要:
拉萨地体的增生演化受到新特提斯洋俯冲的制约,新特提斯洋于中生代启动北向俯冲,在拉萨地体南部形成晚白垩世"岩浆大爆发".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位于中拉萨地体南缘,矿区内晚白垩世石英闪长岩的岩浆源区特征及成因机制目前尚未得到很好的解释.通过矿区内该石英闪长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与Hf-O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纳如松多石英闪长岩结晶年龄为83.0±1.0 Ma,锆石εHf(t)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2.6~1.0(平均值为-0.8)和1139~1363 Ma(平均值为1253 Ma);δ18O值介于6.5‰~7.9‰之间(平均值为7.2‰).锆石原位Hf-O同位素组成指示,石英闪长岩源区具有壳幔二端元混合的特征,二端元混合模式计算显示幔源岩浆贡献较大,且存在成熟地壳物质加入.纳如松多石英闪长岩与南拉萨地体晚白垩世岩浆的活动时间和动力学背景一致,是拉萨地体南部晚白垩世岩浆大爆发事件的一部分,指示由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引起的晚白垩世强烈岩浆活动的范围不局限于南拉萨地体,还延伸到中拉萨地体.
文献关键词:
石英闪长岩;U-Pb年龄;Hf-O同位素;中拉萨地体;西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龚雪婧;杨竹森;庄亮亮;马旺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北京100037;自然资源部成矿规律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龚雪婧;杨竹森;庄亮亮;马旺-.西藏纳如松多矿区晚白垩世石英闪长岩锆石原位Hf-O同位素特征与岩石成因)[J].地质通报,2022(11):1915-1926
A类:
B类:
藏纳,松多,矿区,晚白垩世,石英闪长岩,锆石,石原,Hf,同位素特征,岩石成因,新特提斯洋,俯冲,中生代,北向,铅锌矿床,床位,中拉萨地体,南缘,岩浆源区,源区特征,成因机制,SHRIMP,Pb,同位素组成,Ma,二阶段,TDM2,18O,二端,端元,混合模式,源岩,熟地,地壳,活动时间,动力学背景,岩浆活动,伸到
AB值:
0.2522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