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安徽滁河断裂带温泉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及成因分析
文献摘要:
笔者等以安徽滁河断裂带内的6个温泉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水样的水化学特征,利用氢氧同位素对温泉的补给高程进行估算,并提出温泉的成因模式.研究区温泉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根据SO24-和HCO-3的相对含量的不同,可以将水样分为两组,A组水样(富HCO-3)的主要离子的质量浓度均低于B组(富SO24-)水样,A组水样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Mg2+;B组水样的(除AH14为SO24-—Ca2+外)水化学类型为SO24-—Ca2+·Mg2+.A组水样的稀土元素含量高于B组,二者均在NASC标准化图解上表现出平坦型的配分模式,且都表现出轻稀土富集和Eu正异常的特征.水样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表明温泉的补给来源都是大气降水,补给区温度约为13~15℃.A组温泉的补给高程为120~160 m低于B组温泉的200~260 m,且A组温泉的热储温度为45~70℃,低于B组温泉的热储温度70~105℃.地下水经历深循环获得大地热流加热后沿断裂带上升出地表.
文献关键词:
温泉;滁河断裂带;热储温度;稀土元素;安徽
作者姓名:
隋丽嫒;周训;李状;徐艳秋;姜哲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隋丽嫒;周训;李状;徐艳秋;姜哲-.安徽滁河断裂带温泉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及成因分析)[J].地质论评,2022(03):981-992
A类:
滁河断裂,滁河断裂带,AH14
B类:
温泉,同位素特征,成因分析,水样,水化学特征,用氢,氢氧同位素,成因模式,阳离子,Ca2+,Mg2+,SO24,HCO,相对含量,要离,水化学类型,稀土元素含量,NASC,图解,平坦,配分,轻稀土,稀土富集,Eu,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补给来源,大气降水,热储温度,水经,深循环,大地热流,带上,升出
AB值:
0.2681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