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柴达木盆地水溶氦气资源的发现及富集机理
文献摘要:
通过采集、测试柴达木盆地卤水井、温泉水样品,以及氦源岩及其生氦强度研究,梳理水溶性氦气分布特征,总结成因,探究富集机理,以期了解柴达木盆地水溶性氦气资源现状,并拓展氦气藏勘探、研究的新思路.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氦源岩是多元的、开放的,除花岗岩外,侏罗纪、石炭纪泥页岩是潜在的生氦母岩,且侏罗纪泥页岩生氦强度最大,志留纪二长花岗岩次之,石炭纪泥页岩最低;以油砂山组、狮子沟组为主要聚集层的水溶性氦气分布于柴中断裂以北区域,且存在北、中、南3条控氦断裂带;柴达木盆地水溶性氦气基本为壳源型氦气,幔源氦仅占0.005%~0.42%;水溶性氦气成藏的关键在于"生、运、储",其中泥页岩、中酸性岩体是氦气潜在生成母源,地下水、断裂提供运移载体及通道,油砂山组、狮子沟组提供储集空间.
文献关键词:
水溶氦气;氦源岩;生氦强度;富集机理
作者姓名:
晁海德;陈建洲;王国仓;赵维孝;蔡廷俊;李吉庆;李青;谢菁
作者机构:
青海省第四地质勘查院,青海西宁 810000;青海省页岩气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00;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00;青海省第二地质勘查院,青海西宁 8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晁海德;陈建洲;王国仓;赵维孝;蔡廷俊;李吉庆;李青;谢菁-.柴达木盆地水溶氦气资源的发现及富集机理)[J].西北地质,2022(04):61-73
A类:
水溶氦气,生氦强度
B类:
柴达木盆地,氦气资源,富集机理,卤水,水井,温泉水,水样,氦源岩,水溶性,气分,结成,资源现状,氦气藏,勘探,侏罗纪,石炭纪,泥页岩,母岩,志留纪,二长花岗岩,油砂,狮子沟,北区,断裂带,气基,壳源,氦气成藏,酸性岩,岩体,运移,移载,储集空间
AB值:
0.2742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