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指数>响应指数>状态指数>影响指数,且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呈现压力逐年上升(2018年转为下降)、驱动力逐年下降、响应水平平稳增强、污染状态"波浪式"升降和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差异化演变特征;(3)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税占比与财政自给率的交互项等均能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而环境保护税占财政收入比重、财政自给率、废气治理设施数、工业化水平、人口密度的作用相反.实证结论对明确长三角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路径,提升治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DPSIR的长三角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摘要:
准确把握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对于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进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多维评估指标体系,以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最新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测量和评估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效果,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修正多元回归模型可能存在的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探究影响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样本考察期内,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综合指数呈"先降后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聚类为五个类别,区域非均衡性特征显著,省级层面上,浙江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综合指数最大、安徽最小、上海和江苏居中;(2)子系统指数大小次序为:压力指数>驱动力指数>响应指数>状态指数>影响指数,且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呈现压力逐年上升(2018年转为下降)、驱动力逐年下降、响应水平平稳增强、污染状态"波浪式"升降和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差异化演变特征;(3)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税占比与财政自给率的交互项等均能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而环境保护税占财政收入比重、财政自给率、废气治理设施数、工业化水平、人口密度的作用相反.实证结论对明确长三角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路径,提升治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评估;影响因素;DPSIR;聚类分析;GLS
作者姓名:
田时中;瞿振鑫
作者机构: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引用格式:
[1]田时中;瞿振鑫-.基于DPSIR的长三角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22(03):66-83
A类:
B类:
DPSIR,大气污染治理,治理效果,效果评估,长三角区域,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多维评估,评估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方法,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多元回归模型,自相关,异方差,探究影响,考察期,综合指数,先降,动态变化趋势,区域非均衡性,省级层面,居中,次序,压力指数,响应指数,响指,平平,波浪式,升降,演变特征,环境保护税,自给率,财政收入,废气治理,工业化水平,人口密度,污染协同治理,治理路径,政策启示,长三角一体化
AB值:
0.2694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