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优先污染物筛选及协同监测探讨
文献摘要:
有效识别区域内水环境优先污染物,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实现水环境协同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对一体化示范区内典型跨界河流太浦河的多个断面进行2017~2019年每季度一次的109项全指标监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环境及产业特征,选取污染物的检出频率、空间分布、最大占标率和致癌性作为评估指标,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以外的特定80项污染物进行优先污染物筛选.结果表明:(1)锑的潜在环境风险高;镍、二氯甲烷、丙烯酰胺的风险比较高;钴、钛、硼、硫化物、阿特拉津、微囊藻毒素-LR、1,4-二氯苯、氯苯的风险一般.(2)目前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上海青浦三个行政区存在水环境监测管理协同性不足及数据共享程度较低的现状问题,与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的水环境共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3)基于区域监测现状与优先污染物筛选结果,从完善监测指标与信息公开、加强协同监测和数据共享、健全一体化水环境预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环境协同监测体系的建议.
文献关键词:
一体化示范区;优先污染物;协同监测;熵权法;TOPSIS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莹;杨凯;杨梦杰;卢士强;朱永青;徐露;钱美尹;施泠西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城市化生态过程和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上海200092;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莹;杨凯;杨梦杰;卢士强;朱永青;徐露;钱美尹;施泠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优先污染物筛选及协同监测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02):358-365
A类:
B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优先污染物,协同监测,测探,识别区,环境优先,监测体系建设,内典,跨界河流,太浦河,每季度,指标监测,区域环境,产业特征,致癌性,TOPSIS,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环境风险,二氯甲烷,丙烯酰胺,风险比,硫化物,阿特拉津,微囊藻毒素,LR,二氯苯,前江,苏吴,吴江,浙江嘉善,上海青浦,水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管理,管理协同,协同性,共享程度,现状问题,统一标准,环境共治,区域监测,监测现状,监测指标,信息公开,环境预警,预警体系,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AB值:
0.36668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