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类型底栖动物对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影响
文献摘要:
研究以表面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类型底栖动物在夏季和冬季对人工湿地系统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人工湿地系统运行前后不同介质氮磷含量变化及不同介质微生物丰度变化进行水质净化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添加河蚌和添加田螺均能增强人工湿地系统NO3-N和TN去除效果,其中添加河蚌使得系统NO3-N和TN平均去除率较对照组分别提升37.19%和24.32%,添加田螺使得系统NO3-N和TN平均去除率较对照组分别提升22.98%和12.46%.冬季添加摇蚊幼虫使得表面流人工湿地NO3-N、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在37.8%、54.0%和94.8%,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29.51%、15.16%和37.62%,添加河蚌和田螺受底栖动物半冬眠活动和代谢降低影响没有显著水质提升效果.这表明通过添加底栖动物可以增强表面流人工湿地运行效果,选取适合的底栖动物种类组合可能在全年提升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底栖动物通过增强底泥和基质中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植物氮吸收和基质氮吸附等促进人工湿地氮去除,通过增强下层基质磷吸附沉淀和植物磷吸收提升水质磷去除.研究结果将为底栖动物在人工湿地的应用及表面流人工湿地运行效果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合理借鉴.
文献关键词:
表面流人工湿地;底栖动物;水质净化;冬季;氮转化微生物
作者姓名:
郭颖;谢慧君;张建
作者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青岛 266590;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237;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青岛 2662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颖;谢慧君;张建-.不同类型底栖动物对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2(10):1501-1509
A类:
氮转化微生物
B类:
底栖动物,表面流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氮磷去除,去除效果,氮磷含量,含量变化,微生物丰度,净化机理,机理分析,河蚌,田螺,NO3,TN,去除率,摇蚊幼虫,TP,和田,冬眠,低影响,水质提升,提升效果,明通,运行效果,净化效果,底泥,生物硝化,硝化反硝化,反硝化作用,氮吸收,氮吸附,氮去除,磷吸附,磷吸收,提升水质,效果提升
AB值:
0.2523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