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声引导腰方肌前路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腰方肌前路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行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n=56)和B组(n=50),A组行超声引导腰方肌前路阻滞联合全身麻醉,B组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过氧化氢酶(CAT)]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结果 A组患者苏醒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IL-6、IL-8水平均升高,IL-10水平均降低,但A组患者IL-6、IL-8水平均低于B组,IL-10水平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E、AOPP水平均升高,CAT水平均降低,但A组患者E、AOPP水平均低于B组,CAT水平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PT、APTT、FIB均降低,D-D均升高,但A组患者PT、APTT、FIB均高于B组,D-D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给予超声引导腰方肌前路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
文献关键词:
超声引导腰方肌前路阻滞;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术后恢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槐青;李寿春;赵瑞祯;唐恩辉
作者机构: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麻醉科,上海 201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槐青;李寿春;赵瑞祯;唐恩辉-.超声引导腰方肌前路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2(18):1937-1940
A类:
超声引导腰方肌前路阻滞,腰方肌前路阻滞
B类:
全身麻醉,腔镜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腹腔镜手术,麻醉方式,术后恢复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蛋白氧化,氧化产物,AOPP,过氧化氢酶,CAT,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二聚体,苏醒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程,机体炎症反应,低氧化,凝血功能的
AB值:
0.1522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